平阳县图书馆
平阳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平阳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5812 条
2023年
5812 条
人物时代
全部
5812 条
西周
1条
东汉
2条
东晋
4条
南朝
2条
北朝
1条
唐朝
17条
五代十国
5条
北宋
67条
南宋
420条
元
52条
明
93条
清
547条
民国
2179条
不详
193条
1192
1条
1867
1条
当代
2226条
南方
1条
颗粒列表
共 5812 条
110
/
388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时代
出生年
1636
林书敏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二辑
|
时代:
民国
林书敏,领导抢粮行动的人物,向大家解释了任务的光荣和艰巨性。
1637
林新成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二辑
|
时代:
民国
林新成,毛岭头的革命群众,为地下党提供活动场所和粮食,这次抢粮行动中也为队伍提供了粮食仓库。
1638
张綦毋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
时代:
不详
张綦毋,古代温州乡土诗人。他通过诗歌描述了塘河从沧海变桑田的演变过程,表达了对这条河流历史的深刻理解。
1639
蔡芳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
时代:
明
蔡芳,明代学者。他在《平阳万全海堤记》中详细记载了塘河由沙堤砌为石堤的沿革过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1640
何子祥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
时代:
清
何子祥,清代平阳知县,热衷于水利建设。他的诗歌《瑞平塘河》详细描述了塘河从三国时代到清代对民众带来的水利效益,充分展现了瑞平塘河在瑞安和平阳两县中的经济地位和民生作用。
1641
蔡必胜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
时代:
南宋
蔡必胜,宋代武状元出身,于淳熙元年(1174年)在家乡动用了20万银“以石砌万全塘”,并在塘河边上的鸣山设立了修塘司。他的贡献体现了对塘河建设的重视和投入。
1642
吴蕴古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
时代:
南宋
吴蕴古,太常博士,宋高宗绍兴15年(1145年)倡导筑造了沙塘陡门。此陡门在历史上多次重修,对塘河的防洪防涝起到了重要作用。
1643
徐谊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
时代:
不详
徐谊,历史名人,曾为沙塘陡门的重修写下碑记,体现了其对塘河建设历史的关注和贡献。
1644
宋之才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
时代:
不详
宋之才,历史名人,也为沙塘陡门的重修写下了碑记,展现了其对塘河保护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1645
张南英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
时代:
不详
张南英,古人,有诗赞美瑞平塘河沿岸的风光,其诗句“重叠小山藏古寺,参差远树蔽贤关”被载入史册,展现了瑞平塘河沿岸的美丽景色。
1646
苏步青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
时代:
不详
苏步青,对瑞平塘河沿岸的鱼米之乡风光进行了颂扬,其诗句“地灵人杰我平阳,鳌水雁山鱼米香”体现了该地区的富饶与美丽。
1647
杜整 (1442—?)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
时代:
明
杜整,被当地人称为“杜天官”,明文帝正统七年(公元1442)出生在瑞平塘河边上的杜山头村。他官至礼部左侍郎,掌管礼乐大权。现在,他的牌坊依然立在塘河边上,成为一处人文景观。
1648
宋恕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
时代:
不详
宋恕,被李鸿章称为“海内奇才”的近代中国启蒙思想家。他留下了丰富的著述,其“兼爱自他所谓公”的思想至今仍被学术界推崇。
1649
黄溯初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
时代:
不详
黄溯初,温州著名实业家,创办了温师、温一医,并出资整理了温州古籍《敬乡楼丛书》。他是万全垟的郑楼人,其“敬乡”的业绩赢得了乡人的尊敬。
1650
马星野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
时代:
不详
马星野,我国新闻界的名人,出生在瑞平塘河边上的陈岙村。后来到台湾后,对家乡倍加思念,写了一首著名的抒发对家乡思念的诗。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