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1589 条
2023年
1589 条

人物时代

全部
1589 条
西周
1条
东周
2条
西汉
2条
东汉
1条
隋朝
2条
唐朝
6条
北宋
4条
南宋
1条
3条
27条
226条
民国
365条
不详
44条
清代
1条
当代
903条

颗粒列表

共 1589 条 36 / 106
526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 第五册 | 时代: 民国
徐佩元老人,清朝末年从拖儿带女沧州逃荒而来,经落户炒米店村后搞起石印,脱贫致富。
527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 第五册 | 时代: 民国
陈宝珍,民国初年的能工巧匠,长期在天津市德裕宫画店卖艺,擅长绘制诸如缸鱼、佛像、戏出等销路广泛的年画。晚年回乡,并接受佛会交付的绘制“水陆”任务,辗转于与病魔的斗争中完成这套作品。画完“水陆”后不久离世。
528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 第五册 | 时代: 民国
陈宝章,陈宝珍的兄弟,与陈宝珍共同绘制了水陆画。
529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 第五册 | 时代:
杨永义,清朝光绪年间,和兄弟杨永成、杨永兴三人共同经营南赵庄的义成永画坊,该作坊规模大,产品精良,驰名全国。杨兄弟分家后,义成永画作坊由杨永兴继承,并继续经营年画生意。
530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 第五册 | 时代: 民国
杨克勤,杨永义之子,在北京开设杨正记画店,销售杨柳青年画和从上海进口的洋画,吸引了来自东北、热河及全国各地的画商。然而,随着日本进关后的衰落,他的生意也逐渐下滑,在1956年公私合营后停业。
531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 第五册 | 时代: 民国
杨立仁,杨永兴之子,继承了义成永画作坊的经营权,主要画东海娘娘和各种海神的年画,畅销沿海地区。然而,解放后作坊解体,他只能进行小规模的经营。
532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 第五册 | 时代: 民国
王桂成,薛庄子的画家,继承了家族的画艺传统,仍然活跃于画坊。其祖父王德福是庄稼人,而他的父亲王振邦学习裱糊技术并在该领域发展。王桂成的作品精美,他的孙女王孝菲也从他那里学习艺术并已经展出了自己的作品。
533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 第五册 | 时代: 民国
王德福,王桂成老人的祖父,以种田为生的庄稼人。
534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 第五册 | 时代: 民国
王振邦,王德福之子,学习年画的裱糊技术,并在清朝光绪年间拜岳父为师。王振邦有王春成、王竹成、王桂成三个儿子,他们都终身从事年画行业。
535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 第五册 | 时代: 民国
王春成,王振邦长子,主要跟随父亲学习裱糊技术,并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他擅长接裱年画,在处理多薄多碎的画片方面非常出色,经过他精心装裱后,画片可以恢复如新。
536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 第五册 | 时代: 民国
王竹成,王振邦次子,向杨柳青的舅父王润田和堂舅王润柏学习国画,两位舅父都是杨柳青画行的知名人士,尤其是王润柏的画艺超群。在他们的精心指导下,王竹成学得了出色的画艺。
537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 第五册 | 时代: 民国
王孝菲,王桂成老人的孙女,她是家族中唯一与绘画有缘的后代。她从祖父王桂成那里学习艺术,并经过苦心钻研,已经有了较深的造诣。她的精美作品已被选展,并登上了高雅的展览场所。
538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 第五册 | 时代: 民国
王绍田,薛庄子的才子,清朝光绪年间活跃的画师。他的作品细致入微,色调协调,栩栩如生,被视为艺术珍品。在民国初年,他参与了年画的改良工作,创作了70多副健康且美观的新画样。由于其出色的技艺,他被天津市文化局授予画工师的光荣称号。在民国末年去世...
539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 第五册 | 时代: 民国
张开印,董庄子村的裱糊技艺高手,为天津市德裕宫画店提供裱活。
540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 第五册 | 时代: 民国
吴同禄,董庄子村的裱糊技艺高手,为天津市德裕宫画店提供裱活。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