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931 条 23 / 63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331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教育
原称甘南藏族自治州民族学校,于1972年9月筹建,1974年11月建成开学。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藏族基层干部、藏族教师和翻译人员。1980年以后,学校实为“民族师范学校”性质,面向牧区小学,培养藏族小学教师。1984年,学制由原来的3年改...
332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教育
为发展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缓解少数民族师资不足的矛盾,1984年7月30日州委、州政府向省委、省政府请示在州府所在地合作镇建立民族师专。1985年1月3日省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合作民族师范专科学校,于同年8月正式招生。当时,藏语系、汉语系和数学系...
333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教育
1989年9月,甘肃省中医学院在甘南卫生学校内正式成立了藏医系,经全国统一考试录取了第一批大专班学生30名。藏医系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3年,培养具有大专学历的藏医高级实用型人才。 课程设置如下: 藏医基础课8门:藏医学概论、藏医人体学、藏医...
334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教育
1938年12月,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在夏河拉卜楞筹建拉卜楞初级实用职业学校。次年开学,招收卫生和畜牧两个班,每班学生25名。修业期限为3年,凡小学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经考试合格者即可入学。学生毕业后除升入高级职业学校深造外,其余在本区国民小学、...
335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教育
1945年4月,夏河又成立了国立拉卜楞青年喇嘛职业学校。其校宗旨是“使青年喇嘛得以接受现代教育,从事建边大业”。校长由国民政府教育部聘请拉卜楞寺五世嘉木样担任。
336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教育
1959年6月,筹建甘南藏族自治州尕海畜牧学校,是年招收学生42人。这是共和国建立后甘南州成立最早的一所中等专业技术学校。1962年9月,学校被撤销。1966年,在夏河县桑科重建。1981年10月,学校迁往州府所在地合作,称甘南藏族自治州畜...
337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教育
1939年4月,拉卜楞藏民文化促进会在夏河县创办巡回施教队,由中央教育部补助一部分经费,主要从事语文教育、公民教育、生计教育和康乐教育,后因故停办。1941年又由中央教育部复办,改称教育部拉卜楞巡回施教队,核拨经费1000元,有职员9人(其...
338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教育
1964年8月,甘南藏族自治州业余教育委员会成立。“文化大革命”时期,扫盲工作以政治夜校的形式进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扫盲工作由州教育局主管,有关部门协助,但由于受资金等各种因素影响,扫盲教育发展缓慢。1986年至1988年,甘南教育局...
339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教育
1984年10月,甘南州高等自学考试指导小组成立。同年12月首次在甘南进行汉语言文学、英语、政治理论和企业管理4个专业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有400多人报考,此后每年举行两次。到1990年底,甘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专业共25个,累计6843...
340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1984年2月,中共甘南州委批准成立“甘肃广播电视大学甘南藏族自治州工作站”。1986年与手工业联社联合办学,招收第一届广播电视中专班学员,但未独立设中专部。1989年,州政府批准成立“甘南藏族自治州电化教育馆”。
341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教育
清雍正七年(1729年),设居巴扎仓,即密宗续部学院,主修密宗教义。 密宗续部学院有8个级,每三年升级,分“杰热木”(生起次第)4个级, “作热木”(圆满次第)2个级,上下知尕2个级。在此期间,学习经典,念诵声韵,绘制彩色坛城等,学完“杰热...
342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教育
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设置撒里瓦扎仓,即天文历算学院,专修天文历算和堆绘坛城。此外,还设置欠巴扎仓,即法舞学院,修习法舞和必读之经典。
343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教育
曼巴扎仓(医药学院)是专门修习、研究医药学的。僧人除修习《四部医典》、《晶珠本草》等著名藏医典籍外,每年4月下旬和6月、8月各采药数日至十余日。
344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教育
吉多尔扎仓(喜金刚学院)主要研究修习藏文法、书法、音乐、舞蹈和堆绘彩砂坛城等。
345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教育
1939年3月,禅定寺宋堪布在卓尼创办卓尼禅定寺喇嘛半日制学校。1942年7月,学校改称甘肃卓尼喇嘛教义国文讲习所,隶属教育部,“旨在培植一般年幼喇嘛,略识普通国文,粗具科学知识”,“期能养成汉藏通译人才”。 讲习所设所董事4人,所长1人,...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