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2969 条 117 / 198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1741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1957年,成立农业技术指导站,对农、林、牧、副、渔、粮、油、棉、麻、茶叶等进行技术推广指导工作。1960年,全站有人员35人,其中正、副站长各1人。
1742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类型: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德安县农业科学研究所,1957年建,所址始在林泉乡清塘曹家坂;1960年迁河东后田陈村,有试验基地106亩,职工16人,其中技术干部2人;1964年8月,迁狮子乡丰林大队。1971年,丰林大队划归农科所挂钩领导,有耕地2739亩,其中水田2...
1743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初级社的耕地、耕畜、农具等主要生产资料,仍为私有。经营方式是耕地入股分红,农、副业生产结合,有生产计划和技术分工。有的社还有少量的新式农具和公有财产。产品和现金收益实行分配,分配比例按土地30%到40%,劳力60%到70%。劳力按劳动出勤日...
1744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高级社的耕地、耕畜、农具等生产资料,归社所有。经营方式是组织社员共同劳动生产,按劳分配共同收益的成果。对种子、肥料、草料和收买社员的耕畜、农具所需的资金,均向社员征集入社股份基金解决,按劳力计算,平均摊派。社员分配,根据“按劳计酬、多劳多得...
1745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类型: 卫生和社会工作
1961年,以公社为单位,成立畜医站,畜医人员发展到50人,1971年,畜医人员发展到68人。
1746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林业工作站为行政事业单位,负责指导全县造林、育林工作。
1747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木材公司为企业单位,经营木竹生产,分两个财务帐户,在一地办公。
1748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1982年,成立林业局。1984年,林业局的森工股改名德安县林业工业公司。到1984年底,林业局共有职工15名,其中局长、副局长各1人,工程师1人,助理工程师6人,技术员6人。林业工业公司干、职工共有66人。
1749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1982年3月,成立德安县绿化委员会,领导全县义务植树和绿化工作。
1750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义峰园林管理所,1959年建,在县城西侧的义峰山,初属县林业局领导,1965年冬移交彭山林场管理,1981年退回县林业局和蒲亭镇双重领导管理,1982年交由德安县蒲亭镇专管。1984年止,有四名职工,拥有林地面积300亩,造林覆盖率达90%...
1751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1971年7月,始专设水利电力局,至1984年,有干部、职工37名,其中正、副局长各1人,工程师2人,助理工程师10人,技术员4人。
1752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1983年,专设供电局,管理电力生产建设工作。
1753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1984年5月,供电局改称德安县供电所,截止1984年,供电所共有干部、职工38人,其中所长、书记各1人,技术员1人。
1754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1951年,德安县农业局下设水产组,专门管理水产养殖和捕捞工作。
1755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1960年2月成立水产局,1961年1月并入农业水利局。1981年9月又由农业局分出,恢复水产局。1984年有干部、职工10人,其中正、副局长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