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2969 条 114 / 198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1696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类型: 卫生和社会工作
1958年,能作气管切开胃肠穿孔修补术和肾脏摘除术。1959年起,能作胃、胆、脾切除术,当年共做手术200例。1968年至1984年,能解决上腹部原发性与复发性疑难性手术,并开展了矫外手术。1958年至1968年,先后开展了硬膜外麻及全身麻...
1697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类型: 卫生和社会工作
1958年,增加了手术器械,由原一般妇科检查和治疗到能作刮宫、碎胎和剖腹产术。1961年,能作子宫垂悬吊术,当年受术25人。1965年,开始作绝育术。据统计,1966年,大、中、小型手术316例。1984年,能作腹膜外剖腹产,并开展新生儿气...
1698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类型: 卫生和社会工作
1959年,成立县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当年以梅花针为主,保守治疗阑尾炎23例;以中药为主治疗妇科病1例,支气管炎1例,肠梗阻l例,肺结核2例,均取得较好疗效。1960年,因经费不足,研究所停办。1973年,以针灸为主治疗偏瘫20例,复方大青叶...
1699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类型: 卫生和社会工作
主要接诊骨折、脱臼和软组织损伤患者。
1700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类型: 卫生和社会工作
1968年建,主要开展眼、鼻、耳、咽喉门诊,兼施拔牙、补牙。1983年,人员增至6名,能诊治五官与口腔常见多发病和开展青光眼、白内障、泪囊鼻腔吻合等手术。
1701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类型: 卫生和社会工作
1969年,建立制剂室,配制一般口服与外用西药剂、肌肉注射用中药剂。1972年,开始生产少量大输液和一些灭菌剂,如眼药水、普鲁卡因等注射液,制剂品增至40多种。1980年至1984年,人员增至15名,其中主管药师2名,药师3名。1983年起...
1702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类型: 卫生和社会工作
1962年建X光室,作胸部常规透视。1965年,增加100毫安X线机一部,能开展钡餐和钡灌肠检查及口服剂钡餐造影。1973年,增加200毫安X线机一部,工作人员增加到3名。1981年,增加300毫安X线机一部。1982年起,开展断层摄影和气...
1703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类型: 卫生和社会工作
原有化验士1名,旧显微镜一台。1966年,人员增至3名。开展项目,以三大常规为主,还能进行一些生化与血清学检查,如康氏试验、肝功能的高田氏和碘试验、血糖定量、非蛋白氮、酚红试验,以及血型鉴定、配血、细菌涂片找抗酸杆菌等。1972年,开展谷丙...
1704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类型: 卫生和社会工作
1975年建,配有专职医师1名,开展心电图和A型超声波对肝、胆、脾的检查。1981年,人员增至2名。1984年,有A超仪二台,心电图机和超声心动图机各一台。物理检查的开展,为临床提供了诊断依据。
1705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类型: 卫生和社会工作
1978年建,主要开展红外线、超短波辐射和共鸣火花器按摩治疗。
1706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类型: 卫生和社会工作
德安县中医院于1979年建,座落城郊宝塔乡田塘村,占地面积32亩。住院部为一楼一底钢筋水泥建筑,面积840平方米,设病床50张,因距县城较远,借县防疫站三间房开门诊。主要医疗设备有:电动离心机、100毫安X线机、超声波诊断仪、电动呼吸器、微...
1707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类型: 卫生和社会工作
邹桥中心卫生院(前身为五区卫生所),1953年建,1958年改为中心卫生院,院址设邹桥镇。1974年新建门诊、住院部楼一幢,面积600平方米,1978年建平房300平方米,连同原有用房,合计1360平方米。
1708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类型: 卫生和社会工作
磨溪中心卫生院(前身为四区卫生所),1952年建,1958年改为中心卫生院,院址设磨溪头区政府所在地。1972年新建门诊、住院部一幢,面积400平方米,1981年扩建450平方米,共建新院舍850平方米。
1709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类型: 卫生和社会工作
聂桥中心卫生院(前身为三区卫生所),1951年建,1958年改为中心卫生院,院址设聂桥镇。1969年新建院舍三幢,面积405平方米,1979年新建246平方米,共651平方米。
1710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类型: 卫生和社会工作
黄㛚中心卫生院(前身为二区卫生所),1950年5月建,1958年改为中心卫生院,院址设黄㛚铺。1978年扩建400平方米,1984年新建楼房一幢,面积400平方米,共1200平方米。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