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2740 条
2022年
893 条
2023年
1847 条
机构类型
全部
2740 条
农、林、牧、渔业
120条
采矿业
33条
制造业
294条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34条
建筑业
41条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53条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7条
批发和零售业
118条
住宿和餐饮业
13条
金融业
190条
房地产业
16条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4条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73条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8条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25条
教育
270条
卫生和社会工作
249条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57条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845条
军事机构
50条
颗粒列表
共 2740 条
77
/
183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1141
南阳小学
机构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春縣志
|
类型:
教育
南阳小学的前身进化小学,创办于民国10年(1921)。19年,梁绳落倡仪,群众集资、献工献料在南阳峰上建新校舍,改名为南阳小学.30年代末,师生开辟校园种植油桐树万株。 40年代,梁祖辉、粱清辉合建新教室一座。1952年以来,梁清辉、梁文...
1142
岩峰小学
机构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春縣志
|
类型:
教育
岩峰小学原为岩峰书院,宋代理学家陈知柔曾在此读书。民国4年(1915)创办达新高初两等小学,李南金烈士曾在该校建立中共党支部。后改名为达里小学、达东中心小学。1969年改为岩峰学校,曾附设初中班。因创校较早,学校,社会、家庭教育互相配合,人...
1143
东里小学
机构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春縣志
|
类型:
教育
东里小学的前身是培贤小学,于清宣统3年(1911)创办。民国28年(1939)改为东里国民学校。1949年秋,改名为东里小学,1969年附设初中学。1977年,省、市、县三级软育联合润查组对该校教育进行全面检查,入学率、巩固率从1973年起...
1144
夹漈学校
机构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春縣志
|
类型:
教育
清宣统2年(1910),创办公立夹漈两等小学堂。民国以来,郑崇瑞独资创办私立渊如小学,郑应良倡办振东小学。抗日期间,侨汇中断,两校收归公办,合并为夹涂保国民学校,后改名为夹漈小学。民国37年(1948),旅菲侨亲郑祟仰等集资捐建新校舍,该校...
1145
湖洋中心小学
机构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春縣志
|
类型:
教育
清宣统3年(1911),刘世古创办美埕学堂。民国7年(1919),黄世珍等在湖城南门宫办城南学堂,12年在清白西莲办公立湖洋高等小学,16年前后,华侨捐款兴建湖城等新校舍,改校名为静波小学。22年秋至23年,刘琼瑶回乡试行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
1146
永春第一中学
机构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春縣志
|
类型:
教育
永春一中是1951年由福建省立永春中学改名的,现在是省重点中学。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郑安邦捐银元1000元为首倡,并向南洋募捐,创办永春州中学堂.辛亥革命后改为县立中学校,其后又改为省立第十二中学。民国19年(1930)改为公立...
1147
永春第三中学
机构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春縣志
|
类型:
教育
永春三中是西半县一所建校较早、规模较大、设备较完整的完全中学,原名永春私立毓斌初级中学。民国31年(1942)秋,在抗日战争的炮声中创建,取名毓斌,意在培养“术德兼修,文武合一”,既能抗日又能建国的人才。1949年春,增设高中部。 195...
1148
永春第四中学
机构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春縣志
|
类型:
教育
湖洋乡热心教育人士于民国33年(1944)秋创办私立力行初级中学,取“身体力行”之意,校址在湖洋乡清白村。1947年首届初中毕业生,投考永春中学高中部,录取成绩名列前茅。1948年,开设6个班,有学生167人,教职员16人。 1953年1...
1149
永春第五中学
机构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春縣志
|
类型:
教育
五中前身是私立达理初级中学,创办于1949年秋,借用达浦西衡尾郑氏祖宇为校舍。首任校长李世山和师生同甘共苦,克服种种困难,在大宫山建校舍。由于严谨治学,教学质量日益提高。海内外热心教育人士捐建校舍、送仪器、设备,学校规棋逐渐扩大。 195...
1150
永春第六中学
机构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春縣志
|
类型:
教育
原名为永春私立新星中学,1951年秋岵山华侨倡办,校址在茂霞村,何香凝送给该校亲笔书画,并为其书写礼堂匾额。1954年2月,改校名为永春第六中学。1957年,增办离中.1960年,高中第一组的同学百分之百考上大专院校。建校以来,侨胞捐建礼堂...
1151
永春华侨中学
机构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春縣志
|
类型:
教育
为使侨生和归侨、侨属子女有较多的就学机会,1954年秋,侨胞和港澳同胞创办永春华侨子女补习学校。1955年秋,改名为永春华侨子女中级文化学校。1957年,华侨集资建校舍于北门外环翠亭前,10月下旬,定名永春县华侨中学,1958年秋增办高中。...
1152
盲童学校
机构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春縣志
|
类型:
教育
民国23年(1934),永春热心教育人士在遐龄(现埔头村)开办盲童学校,招收永春、德化的盲童入学,师资自聘.学校实行半工半读,织席,编糜椅,收入作学校经费.盲童全部住校,膳宿费全由学校支付,并重视盲童的卫生保健工作,防止疾病,至民国35年停...
1153
永春县人民体育场
机构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春縣志
|
类型:
教育
它的前身是清朝的西较场,民国14年(1925)改建为公共体育场。几经扩建.到民国后期,场内有一条长400米的跑遒和篮排球场以及简繇的田径运动设施。靠公路一边曾t有牌楼和卵石墙基的木栅,但因管理不善,屡遭毁损。 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永春县人...
1154
永春医院
机构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春縣志
|
类型:
卫生和社会工作
清光绪十九年(1893),英基督教长老会在街尾租用一座民房,设立永春医馆,并开始在真武殿建馆舍。二十一年,英人医生骆约翰主持馆务。数年后,为适应地方男女分诊习惯,英基督教长老会派女医生乐作信在小溪仔桥头设女医馆,专为女患者治病。光绪三十年,...
1155
永春县卫生院
机构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春縣志
|
类型:
卫生和社会工作
民国26年(1937)6月,在交通桥边设立永春县卫生所,有医务人员7名,潘国钧任所长。次年6月,改为县卫生院,迁至县城西北隅(故址改建为今武装部),行使卫生行政管理职权和负责医疗、防疫,征兵体检等工作。后人员增加,设置病床,并设“戒烟所”。...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