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2740 条 57 / 183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841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教育
晋江县职业学校在金井镇东北郊的新市村。初建为金井华侨补习学校,1953年由华侨集资创建,1957年改办为金井华侨中学。1971年与晋江三中合办为金井中学,1973年恢复为华侨中学。1979年5月,改为晋江地区师范大专班,1981年3月,改办...
842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1958年3月,中共晋江县委文教部首设科委、科协。1959年7月10日,晋江县科学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简称科委)。 晋江县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后,与县科协、县科普合署办公,配备专职干部5人,负责全县科学技术普及和推广应用。1968年10月机构...
843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晋江县按地震烈度区划属7度区,历史上曾有过受强烈地震波及的记载。1972年以来,福建东南沿海小震较为频繁,县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下设地震办公室,负责有关地震工作管理事务。 1977年2月5日,成立晋江县地震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全县...
844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1959年,晋江县农林局设晋江县农业科学研究所,1961年10月拟与县科委合署办公,因人员编制和场所问题,未成。 1978年12月20日,正式建立晋江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所址罗山乡荆山。1982年迁至青阳普照,人员分散于农业局各股、站办公。
845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晋江县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成立于1960年,1962年机构精简被撤销,1978年恢复建制,1984年再次撤销,人员并入农机管理站。
846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晋江县医学科学研究所,1960年10月成立,前身为1959年8月成立的晋江县中医研究所。内设医史理论、临床、药物等3个研究室。1963年2月并入县医院。1972年2月,重新成立晋江县医学科学研究所,1982年,再度并入县医院。 晋江县医学科...
847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晋江县紫菜实验场,1963年建于祥芝古浮,隶属国家水产部。1967年下放省水产所管辖,称福建省紫菜试验场。1969年再下放为县属单位,称晋江县紫菜试验场。 紫菜试验场,主要研究紫菜人工育苗。1978年紫菜人工养殖研究获全国科技大会科技成果奖...
848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安海黄添丁1970年试养海马,得到福建省医药总公司支持,地、县有关部门也拨款扶持试验。1971年安海镇批准划出大船坞1.65亩海滩为试验基地。1972年底正式成立晋江县医药公司海马养殖场。 建场后,共投资3万多元,收获海马成品不到0.5公斤...
849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福建农学院红壤试验站,系福建农学院于1981年在永和乡古厝村所建立,为该院隶属的处级单位。 试验站先后完成《低产红壤旱地改良》、《国外牧草引种试验》、《茶树喷灌参数试验》等研究课题,撰写11篇论文和试验报告,筛选11种适合本地区栽培的绿肥、...
850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晋江县民办科研服务机构是在经济体制和科技改革中,以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市场为导向、科技为依托,实行技工贸、技农贸一体的科技企业型机构。至1988年底经批准成立的有北京市星火技术研究所福建泉州晋江霞美科技服务部、晋江县永进...
851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晋江县科学技术协会前身为成立于1956年12月的晋江县科学技术普及协会,1963年被撤销。 1978年县科委恢复建制,内设科协。1978年12月县科协正式恢复建制,定名为晋江县科学技术协会,并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
852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晋江县民众教育馆,其前身是晋江县图书馆,馆址在原县城泉州东街中和宫。30年代初,图书馆扩大为民众教育馆,陈家楫任馆长。以图书报刊阅览、外借为主要业务,间或举办歌咏活动,宣传抗日。抗日战争期间迁至蚶江,图书业务寥落,即以举办民校为主。40年代...
853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1951年初,晋江县与泉州市分治,另建文化馆。定编9人,初与县政府文教科合署办公。9月迁址青华湖莲宫,设办公室、图书室、康乐室。全县文化工作由文化馆统揽,除组织社会宣传、群众文化活动和征集文物外,还先后组建梨园戏、高甲戏、木偶戏、布袋戏等专...
854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公办文化站安海镇文化站,1952年11月筹建,1953年1月成立。站址在朱祠后院,设有图书阅览室和康乐室。1958年华侨捐资在朱祠西畔建安海文化宫,单层6间,占地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工作人员4人。1980年评为福建省文化...
855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953年,张林、西岑、涵口、坂山等4个村首批成立俱乐部。1954年,东石、钞岱、西滨、石厦、东安、庄头、大仑等7个村俱乐部又相继成立。这些俱乐部普遍设有幻灯队、图书室、广播室、黑板报、读报组、业余剧团或文宣队。1955年全县俱乐部、业余剧...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