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836 条 21 / 56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301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 类型: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952年在原凤仙甬剧团基础上重组,改称市甬剧团,汇集了金玉兰、徐秋霞、王文斌、沈桂椿、黄君卿、史少岩、夏月仙等名角以及黄再生、余盛春等青年演员。初演民间故事剧《田螺姑娘》,观众携铺盖连夜排队购票。至1966年,剧团共创作、改编、移植现代戏...
302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 类型: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宁波市镇明越剧团由原镇明区人民政府主办,成立于1979年9月,系集体性质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有演职人员近50人。以演《桃花扇》、《珍珠塔》、《女驸马》、《孟丽君》、《碧玉簪》等传统剧目为主,巡演于镇明、海曙、江东、江北等区和杭州、嘉兴、湖州一...
303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 类型: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海曙曲艺队成立于1980年,队址在平桥紫薇巷(原海曙区文教局内),系民间文艺团体。主要演员有郭鹏飞、何百忍、王美芳、杨玲娣、邱波、缪定华、朱培生等,并先后由何百忍、郭鹏飞任队长。演唱曲种有宁波走书、评话和宁波滩簧等。1983年地、市合并后,...
304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 类型: 教育
1950年初开办,地址在县学街钱公祠,后迁至中山公园内。学员30余人,均为十二三岁失学少年。经费由社会集资、国家补助,以演出歌舞、小戏及秧歌、腰鼓、快板等民间文艺节目为主,配合宣传活动,深入工厂、农村、居民区和部队演出。1952年9月,“星...
305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 类型: 教育
1957年11月由市越剧团等4个越剧团联合举办。招收40人,其中演员33人,乐队7人,抽调各专业剧团人员任教。1958年8月撤销。
306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 类型: 教育
1960年初开办,初称市戏曲学校,地址在中营巷5号。设越剧、甬剧、京剧、曲艺、木偶等5个班,学员200人左右,教师40余人。任教老师多为市属剧团主要演员,同时邀请上海市戏曲界人士担任部分课程教师。专业分艺术表演、音乐伴奏,开设唱腔、念白、乐...
307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 类型: 教育
1980年9月,市文化局创办,招收男女学员30名,年龄最大17岁,最小12岁,负责人袁孝熊、沈瑞龙。地址延庆寺,学员除学习唱、做、念、打等戏曲基本功外,还学习政治、语文等文化课。艺训班主教老师除老一辈甬剧演员金玉兰、徐秋霞、黄君卿、王文斌及...
308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 类型: 教育
宁波市文艺进修学校地址在解放南路观宗讲寺。前身为宁波地区京剧团。1987年5月京剧团解散后改办为培养文艺人才的专业学校。1989年9月开办中专戏曲班(越剧),招收宁波、舟山、绍兴等地学员22名。1990年续招15名。分表演、音乐2个专业,边...
309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 类型: 教育
海曙区少年宫位于紫金街38号,是区教育局直属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前身是镇明区少年宫,1979年9月由原开明街小学改建,占地面积仅500平方米。1984年海曙、镇明两区合并后,改名海曙区少年宫。2000年9月迁现址,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
310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 类型: 教育
宁波市青少年宫位于柳汀街191号,是公益性青少年校外教育机构。前身为市少年之家,始建于1953年,为全国最早创建的12个少年之家之一。1987年完成新宫一期工程,1998年完成二期工程,占地面积6400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设...
311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 类型: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宁波市工人文化宫位于药行街6号,前身为市工人俱乐部,始建于1956年,隶属市总工会,是职工群众开展文化艺术活动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内设剧场除供单位会演外,兼放电影。因所处地段繁华,名重一时。“文化大革命”期间部分设施遭毁。1979年重建,...
312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 类型: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海曙区文化馆创建于1984年8月,由海曙区文化站和镇明区文化站合并而成,地址位于横河街。区文化馆的体制改革分两步走。第一步,1993年2月搬入灵桥路219号,开始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有了人事自主权、分配自主权、管理自主权、活动自主权、经营自主...
313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 类型: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红宝书场旧址后市巷,为宁波著名专业曲艺演唱场所。内设座位300余个,以演唱评弹为主,并演唱评话、走书等。1958年5月,许斌章演出宁波走书《朱德能创造防护罩》,曾参加北京全国首届曲艺会演。50年代至60年代初,宁波著名曲艺人大都在此献艺。其...
314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 类型: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红旗书场旧址位于县学街郡庙内,为宁波专业曲艺演唱场所,建于1956年。因设在城隍庙内,初名郡庙书场,后定名红旗书场,内有座位250余个,以演唱评话、南词、走书、评弹为主。“文化大革命”期间停业。1978年恢复,曾演唱评话《山东马永贞》、《三...
315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 类型: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甬江大戏院旧址在开明街开明坊(今海曙中医院对面),为旧时宁波著名戏曲演出场所,建于民国16年(1927)。观众席分楼上楼下,有座位600余个,主要演出越剧,也演杭剧、话剧等。一代越剧名伶赵瑞花、屠杏花、施银花和姚水娟(时人称“三花一娟”)曾...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