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2561 条 93 / 171
1381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夏河县下辖的乡主要有:桑科乡、九甲乡、甘加乡、达麦乡、王格尔塘乡等。
1382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夏河县全境处于秦岭一一昆仑纬向构造带,在地质上属于西秦岭地槽中的一个分支——北秦岭海西褶皱带,形成于古代志留纪以前。在漫长的地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次剧烈的构造运动,先后发育生成祁吕弧构造、秦岭纬向构造,河西系三大褶皱构造体系及一些特殊的断...
1383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夏河县全境处于秦岭一一昆仑纬向构造带,在地质上属于西秦岭地槽中的一个分支——北秦岭海西褶皱带,形成于古代志留纪以前。在漫长的地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次剧烈的构造运动,先后发育生成祁吕弧构造、秦岭纬向构造,河西系三大褶皱构造体系及一些特殊的断...
1384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夏河县全境处于秦岭一一昆仑纬向构造带,在地质上属于西秦岭地槽中的一个分支——北秦岭海西褶皱带,形成于古代志留纪以前。在漫长的地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次剧烈的构造运动,先后发育生成祁吕弧构造、秦岭纬向构造,河西系三大褶皱构造体系及一些特殊的断...
1385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夏河县地处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处于甘南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带,以土门关为界,以北为黄土高原,以南为明显的高原地貌。大部分地区海拔高度在3000-4200米之间,总的地势是由西北向东南部倾斜,最高点为甘加达尔加山主峰,海拔4636米,最低点在...
1386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夏河县境内河流纵横,溪泉遍布,北、西部为大夏河水系,南、东部为洮河水系,众多河流汇入黄河,是黄河上游流域之重要支流。
1387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夏河县气候属寒冷湿润类型,高原大陆性气候特点比较明显。因地形起伏,山大沟深和大小不等的盆地,造成了气候复杂多变。气温的地理分布东北高,西南低,生长期相差50天左右。
1388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夏河县气候属寒冷湿润类型,高原大陆性气候特点比较明显。因地形起伏,山大沟深和大小不等的盆地,造成了气候复杂多变。气温的地理分布东北高,西南低,生长期相差50天左右。
1389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夏河县日照时数年平均为2300-2400小时,最多年(1963年)2592小时,最少年(1975年)2093小时,地理分布是西多东少。
1390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夏河县年平均气温在时间分布上较稳定,空间分布上相当复杂,年较差变化小,日较差变化大;但从东南向西北,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的规律。
1391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地面温度系土壤表面(0厘米)温度,它与农牧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夏河县土壤冻结开始日期和结冻日期,一般在9月至翌年5月,10厘米冻结日期平均在11月中旬,最早在11月上旬,最晚在11月下旬;解冻日期平均在3月中旬,最早在3月上旬,最晚在3月...
1392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据夏河县多点实测资料,全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16毫米,但分布不均匀,且不稳定。
1393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夏河海拔2930米,年平均气压为713.3百帕。气压除海拔高度影响外,还有纬度的影响。另外,由于温度对气压的影响,使气压在不断的变化着。
1394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近地层风受地形影响很大,夏河县地形复杂,风向地方性强;风速因受青藏高原及山脉的屏障作用比较小,由于海拔高,加上热力的动量下传,大风日数比较多。
1395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按照总云量0〜2为晴天,3〜7为多云,8~10成为阴天,则全年晴天为50天,占13.7%,多云为187天,占51.2%,阴天为128天,占35.1,由此可见多云和阴天占绝大多数使之直射光少,慢射光多。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