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2561 条 88 / 171
1306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位于玛曲县境内的古城遗址,有西哈岭天子珊瑚城、喀尔科岭王国天子荼城、吐蕃赞普赤穗松赞军事指挥部遗址、吐蕃大臣嘆•伊希达吉遗城和加木喀尔捏哈古城遗址等著名古城遗址。
1307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位于玛曲县境内的其他遗址,包括了磨坊遗址,位于齐哈玛乡吉柯河沟口,为唐代吐蕃时期引黄河水所建。砖瓦窑遗址,位于齐哈玛乡吉柯河沟口,为唐代吐蕃时期党项羌所建。掘矿遗址,位于齐哈玛乡吉柯河沟口,为唐代吐蕃时期党项羌掘矿遗址等遗...
1308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河曲马志中主要对玛曲县的形成分布、外貌特征、生产性能、保种选育等的相关介绍。
1309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主要对玛曲县的源流、分布区域、产生的环境、流通地域的自然地貌的相关介绍。
1310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早在三千多年前,居住在西部以狩猎生活的“西戎”,在洮、岷、河、湟广阔的地区,“依水草而居,以产牧为业。1984年6月甘肃省标准管理局颁发《河曲马甘肃省企业标准》,使河曲马的培育开始有严格的标准可依。
1311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河曲马是一个古老的马种,形成的过程很复杂,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对河区马的调査鉴定,确定河曲马的中心产区在玛曲县“三乔科”一带。
1312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在玛曲县形成奇异的天下黄河第一湾曲部,面积10190.80平方公里,素以水草丰茂著称,伴生的牧草有20余科,100多种。大量生长着水麦冬,海韭菜、水稗子等优良牧草。广阔的草原上,丰茂的水草是产生河曲马的十分重要的自然环境因素。
1313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由于河曲地区地处偏远,交通阻隔,与内地接触很少,但以马换茶活动却从来没有间断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于1958年相继成立国营河曲马场,八三军马场,专门进行河曲马的培育,除输送军队外,河曲马一般销往甘南、陕西及相邻近的地区。1984年一度...
1314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主要对玛曲县的河曲马外貌特点、毛色特征、体尺体重的外貌特征的相关描述。
1315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河曲马其生态类型属于高原森林草原生态型。尾毛粗长厚密,头略呈粗象而干燥,多数呈直头,少数呈兔头或半兔头。耳长灵活,两耳距离近。眼大小适中,如秋水。鼻孔大而开张,唇厚,多数马的下唇略垂。头颈昂举适度,劲长中等,劲形稍斜,颈肩结合良好,颈础高低...
1316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毛色以黑、青、骝、栗为主,而相当数量的马具有白章特征,出现率高达24.17%。
1317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河曲马的体尺与体重,曾多次调査测定,虽数据不一,但均较接近,是国内较为高大的马种之一,以公马为例,大群测定结果,体高为140.58土5.19厘米;在经选择后的核心群,所测结果为142.48±2.91厘米。两者虽相差2.10厘米,但并无显著差...
1318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主要对玛曲县的河曲马的乘速、挽力耐力、生长速度、节适应性、生长发育、繁殖力等相关介绍。
1319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当地赛马一般均在役用骗马中挑选,公马或母马很少用于骑乘。因而各项役用能力之测验,均以骟马为准。
1320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主要对河曲马的挽力耐力的比较和测定。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