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2561 条 85 / 171
1261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主要讲述了在玛曲县境内藏族和其他各个民族的起源和流传。
1262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藏族的起源有诸多说法,其中两种明显对立的结论最有根据,一是藏族是青藏高原的土著民族;一是藏族的前身是发祥于甘青黄河河曲草原的羌族。
1263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玛曲县除藏族以外,还有汉、回、满、撒拉、保安、东乡、蒙古、土族8个民族,其中汉、满、撒拉、保安、东乡、蒙古、土族,均是1953年中共欧拉工委、欧拉行政工作组在黄河弯曲部开展工作以后,由于工作的需要前来玛曲的。回族是解放前临潭西道堂与欧拉年图...
1264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节主要讲述了《玛曲县志》中在玛曲县境内的各个部落的相关介绍,主要包括了乔科曼日玛部落、阿万仓部落齐哈玛部落和下乃日玛部落等部落。
1265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乔科三部”藏语称为“乔科卡松木”,意为一母生三子,能管理三个部落而名,它由原来的曼日玛、阿万仓、齐哈玛、乃日玛、加泽加巴、阿秀多玛仓等6个部落,变成今天的曼日玛、阿万仓、齐哈玛、下乃日玛、上乃日玛、采日玛6个部落,地理位置位于玛曲县境南部...
1266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拉卜楞寺院流官制部落主要有卓格尼玛部落和欧拉部落,卓格尼玛部落位于玛曲县境东北,地处西倾山南麓与黄河之间,东北和碌曲双木岔帐房(今尕海乡)相接,东南与四川若尔盖毗邻,南与欧拉部落隔河相望,西、北与青海河南蒙旗为界。系拉卜楞寺院八大“拉德”(...
1267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节主要讲述了木拉部落和西合强部落的介绍,木拉部落位于玛曲县境西部木西合乡,东邻西合强部落,西、南与青海甘德县下藏科部落、青海久治县康赛尔门堂部落相连,北与欧拉部落隔山接壤,是黄河进入玛曲之地。西合强位于玛曲县西部木西合乡境内,地处黄河古...
1268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麦科部落位于玛曲县南部采日玛乡境内,东邻下乃日玛部落,南与齐哈玛隔河相望,西与上乃日玛接壤,北与阿万仓相连。1986年,该部与下乃日玛发生纠纷。于1987年迁居到阿孜沟一带,东接曼日玛乡,南与上乃日玛秀昌村为邻,西与四川阿坝县求吉玛隔河相望...
1269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志内容主要描述了在玛曲县境内各个宗教的起源流传,宗教建筑史以及宗教管理等相关内容。
1270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主要讲述了在玛曲县境内各个宗教的起源和流传等内务,有苯教,藏传佛教和教派,苯教,也称作“苯波教”。是藏族固有的、根植于原始公社时期的宗教藏传佛教教派有宁玛派(俗称红教)、格鲁派和觉宇派等教派。
1271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安多与西藏一样,历史上信仰古老的原始苯教,玛曲亦然。唐末宋初,苯教徒泽消•鲁格尕果、桑结丹巴从泽消返回河曲,在河曲、洮河、羌水、阿曲流域大力复活苯教,使河曲、拉加等地的巴西、仙西、查西等吐蕃、党项诸部重兴苯教,并将尼玛果拉山称为圣地。现尼玛...
1272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苯教,也称作“苯波教”。是藏族固有的、根植于原始公社时期的宗教。当佛教传入吐蕃以前,苯教已经在古代藏族社会中传播开来。藏文史料记载,苯教最初是在阿里地区的南部,古代称做象雄的地方发展起来的,后来沿着雅鲁藏布江自西向东广泛地传播到整个藏族地区...
1273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主要讲述了藏传佛教教派的各个教派的介绍,包括了宁玛派(俗称红教),格鲁派和觉宇派等教派。
1274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主要描述了在玛曲县境内各个教派的寺院介绍,有宁玛派寺院和格鲁派寺院等寺院介绍。
1275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主要讲述了藏传佛教教派宁玛派的各个寺院介绍,寺院有木拉寺院和阿万仓娘玛寺院等寺院。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