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州图书馆
甘南州图书馆
机构用户
甘南州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2561 条
2023年
2561 条
中图分类法
全部
2561 条
1
1条
B 哲学、宗教
6条
C 社会科学总论
84条
D 政治、法律
527条
E 军事
93条
F 经济
701条
G 文体、科学、教育
254条
H 语言、文字
23条
I 文学
10条
J 艺术
14条
K 历史、地理
307条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1条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174条
Q 生物科学
6条
R 医药、卫生
95条
S 农业科学
145条
T 工业技术
42条
U 交通运输
11条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9条
Z 综合性图书
1条
颗粒列表
共 2561 条
80
/
171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中图分类
颗粒类型
1186
第一节 机构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1986年6月15日,根据中共中央(1986)5号文件精神,玛曲县人民武装部改归地方建制,称甘肃省玛曲县人民武装部,军事上仍受甘南军分区领导。1990年9月,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等7个部门的文件通知中“部分县(市)人民武装部收归军队建制”的规...
1187
第二节 民兵建设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军队内部的改革,玛曲民兵工作,也走上了正规发展的道路,尤其是从1980年开始,民兵作为国防后备力量,正式从战备状态转到经济建设方面,虽然民兵数量大大减少,而质量却逐步上升,向着既能临时战斗,又能建设的方面发展。
1188
第三节 牧区征兵工作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玛曲的征兵工作,是从1963年开始的。在历年的征兵工作中,一直采取特殊照顾的政策。1984年,修改和补充的新《兵役法》颁布以来,甘南州制定了“关于碌曲、玛曲、夏河三县纯牧区实行征兵全员退伍回乡后安置的政策”后,极大的增强了少数民族青年参军的...
1189
第二十卷 教育志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玛曲县境内教育事业发展情况。
1190
第一章 寺院教育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寺院作为玛曲牧区广大牧民群众信仰和唯一传播文化的中心,相继在卓格尼玛、欧拉、乔科曼日玛、阿万仓、齐哈玛、采日玛各部落落户扎根,至此,玛曲的寺院教育基本形成。截至1957年,全县有格鲁派寺院10座,学僧1287人,其教程...
1191
第一节 格鲁派寺院教育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1735年第二世交巴仓•益西慈成木在卓格尼玛根据觉宇派教法创建泽乎寺院(后改为格鲁派)开始,玛曲的寺院教育艰难起步。之后,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寺院作为玛曲牧区广大牧民群众信仰和唯一传播文化的中心,相继在卓格尼玛、欧拉、乔科曼日玛、阿万仓、...
1192
第二节 宁玛派寺院教育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玛曲地区宁玛派寺院教育始于1692年木拉帐篷寺,其教程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的厲陀寺教程为主。1834年阿万仓娘玛寺建立,其教程遵循康区多知钦寺教程,从而宁玛派教育基本定形。截至1957年,木拉寺院有学僧80人,活佛6人;阿万仓娘玛寺...
1193
第二章 全民教育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玛曲县总结20年的办学经验,提出“集中为主、寄宿为主、公办为主、全日制为主、藏语授课为主”的办学形式,到1983年全部撤去大队、生产队办的民办小学,一律归并到乡中心小学办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194
第一节 机构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5年6月30日,玛曲县社文教卫生科,具体管理全县的文化、教育、卫生、科技、体育等方面工作。当时,工作人员2人。1959年1月1日,碌曲、玛曲合并为洗江县后,业务归洮江县文卫科。1962年1月1日,撤销洮江县,恢复碌曲、玛曲建置后,恢复...
1195
第二节 幼儿教育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从1982年3月建园初期为民办公助性质,幼儿活动费用及办公费用主要靠社会各单位捐款,保教人员的工资由地方财政、文教局和卫生局等分别承担。1988年转为公办后除1名保教人员和园医的工资由原单位承担外,其余均由地方财政包干,经费由文教局拨付。
1196
第三节 小学教育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玛曲县委、县革命委员会总结20多年的办学经验和教训,根据牧区民族、交通、地理、经济、文化等特点,提出以“集中为主,寄宿为主,公办为主,全日制为主,藏语授课为主"的办学形式。1980年以后大队、生产队学校陆续停办,...
1197
第四节 中学教育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为了彻底解决玛曲县牧民子女的中学教育断层问题,中共玛曲县委、县革命委员会根据多年的办学经验和民族牧区的特点,于1980年3月19日设立玛曲县藏族中学,当时称为县民族中学,为全日制寄宿独立初中,实行以藏文为主,单科加授汉语文的“双语”教学。1...
1198
第五节 成人教育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1969年开始,玛曲县各生产队先后成立政治夜校,利用大队学校教室和生产队文化室,由大队和生产队领导负责,组织青壮年牧民学习毛泽东主席著作(藏文版)和文化课(汉文或藏文)扫盲。1964年“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开始后,在社教队和各乡党委的领导下,...
1199
第六节 教育经费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教育经费在1975年以前,玛曲县财政拨给县人民政府,由政府会计室安排分拨。城关小学和县中学为会计单位,设专帐专人管理;各乡小学由乡政府会计分帐户代管。1976年开始国拨教育经费直接下达到县文教局,由文教局统筹安排。乡级学校设立兼职会计专帐管...
1200
第七节 管理体制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玛曲县总结20年的办学经验,提出“集中为主、寄宿为主、公办为主、全日制为主、藏语授课为主”的办学形式,到1983年全部撤去大队、生产队办的民办小学,一律归并到乡中心小学办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