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2561 条 70 / 171
1036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黄河首曲草原,昔日有渡无桥,广大牧民群众和往来行旅、商贾靠马拉船或抱着羊皮袋,牵着马尾巴过河。玛曲建政后,在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玛曲公路交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037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黄河从青海省果洛州久治县门堂乡进入木西合乡境,经西、南、东环县境北流,再折而向西进入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形成“天下黄河第一弯”,流程433公里,干流流径全县8乡,将县境分为北、中、南三块。
1038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牦牛在高原长冬无夏和牧草生长期短的特殊条件下,有着极强的适应能力。其蹄质坚硬,身长力大,持久力强,宜于驮运货物长途跋涉。人们称它具有松柏一样的“刚劲”、杨柳一样的“韧劲”。
1039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牦牛在高原长冬无夏和牧草生长期短的特殊条件下,有着极强的适应能力。其蹄质坚硬,身长力大,持久力强,宜于驮运货物长途跋涉。人们称它具有松柏一样的“刚劲”、杨柳一样的“韧劲”。
1040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1975年11月10日,经玛曲县革委会批准成立玛曲县汽车队,隶属工交局领导和管理,王继康任队长,有职工10人,由县财政局拔款18万元,购置解放牌货运汽车4辆,在县城黄河中路,修建车队办公室14间,车库4间,油库3间。
1041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玛曲县机关企事业汽车运输,始于1960年初县商业部门购进3辆汽车。之后,为了解决汽车运输面临运量大于运力,运输十分紧张的状况,有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始购买汽车,为达到自货自运的目的,相继购进各种类型的汽车32辆,其中河曲马场有货车4辆,西...
1042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3年12月设立,称玛曲邮电营业处,归夏河县邮电局领导。1956年3月2日正式设立玛曲县邮电局,下设电台、营业两个股室,行政隶属甘南藏族自治州邮电局统一领导。
1043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3年12月设立,称玛曲邮电营业处,归夏河县邮电局领导。1956年3月2日正式设立玛曲县邮电局,下设电台、营业两个股室,行政隶属甘南藏族自治州邮电局统一领导。
1044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3年12月设立,称玛曲邮电营业处,归夏河县邮电局领导。1956年3月2日正式设立玛曲县邮电局,下设电台、营业两个股室,行政隶属甘南藏族自治州邮电局统一领导。
1045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6年3月玛曲县邮电局成立之后,根据当时的形势发展和当地的实际需要,由甘肃省邮电管理局批准于1958年9月设立阿万仓、欧拉两乡邮电所。
1046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3年至1955年设立玛曲邮电营业处期间,共有邮电职工6人。1956年3月2日,玛曲县邮电局建立后,人员增至到9人。
1047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甘、青、川交接边缘,自古信息闭塞,地旷人稀,广大的藏族牧民群众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据有关史料记载,1264年(元世祖至元元年,南宋理宗景定五年),忽必烈在创立总制院后,为了治理全国佛教僧徒及藏族境内的一切军、民...
1048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甘、青、川交接边缘,自古信息闭塞,地旷人稀,广大的藏族牧民群众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据有关史料记载,1264年(元世祖至元元年,南宋理宗景定五年),忽必烈在创立总制院后,为了治理全国佛教僧徒及藏族境内的一切军、民...
1049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3年12月,玛曲邮电营业处设立至1961年底,期间由于玛曲县行政及各部门的体制机构尚未健全,人员少,邮电业务量很不发达,每天由邮政工作人员步行兼送一次,投递里程0.5〜1公里,投递户在8〜15户之间。
1050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玛曲县邮政通信因受条件限制非常落后。但随着县境长途邮路、县内邮路的相继开通,投递频次的增加和正常班的固定,设备、人员得到了充分保障,使邮政交换量迅速增长。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