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2561 条 58 / 171
856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玛曲县境内出露的地层以中生界和晚生界为主,而且除侏罗系和白垩系外, 均有轻微变质。玛曲属高原地质结构,由于受内引力和外引力作用,构造十分复杂,但按地貌类型的不同特点,可分为西北部高山区、中南部丘陵区和河岸阶地三个大区。
857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玛曲县境内出露的地层以中生界和晚生界为主,而且除侏罗系和白垩系外, 均有轻微变质。
858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地势高亢,地形地貌多样,由西北向东南高度递减,最低海拔3300米。由西向东横贯全县的阿尼玛卿山(积石山)为古生代拗陷带在三迭纪末期地壳隆起而成,西部诸山峰海拔在4000米以上,最高山峰乔木格日海拔4806米
859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玛曲县属于纯牧业的草原性土壤,其形成过程和演变规律受到该区的自然条件一一气候、植被、地形、成土母质、地下泉水等影响,全县由西向东可分为六个土类和十二个亚类:即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沼泽土、泥炭土和暗棕壤。
860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昆仑山系之阿尼玛卿雪山(积石山),从西向东横贯县境中部。西秦岭山系之西倾山从北向南绵延进入县境北部,形成了玛曲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高度递减的地势。境内海拔在3500~3800米之间,峰巅嵯峨起伏,重峦峭拔,沟壑纵横,河流湍急。东南为...
861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西倾山位于玛曲县北部,属西秦岭古生代褶皱带的组成部分。为上古生代拗陷带在三迭纪隆起而成,是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呈南北走势,从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进入县境尼玛乡再向东、南延伸至碌曲县境内,山峰陡峻,峰顶南坡多为石崖,山坡陡峭,向阳,...
862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藏语称阿尼玛卿山,又称积石山,本为昆仑山系中支,是古生代拗陷带在三迭纪末期地壳隆起而成,从青海省果洛州玛多县北,东南延伸至玛曲县乔科滩终止,呈西北一东南走向,位于黄河弯曲部内侧。自果洛州甘德县以东延伸进入玛曲县境内,蜿蜒于欧拉秀玛、欧拉、曼...
863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玛曲县占居黄河九曲之首曲,水能资源十分丰富,理论蕴藏量为151.7万千瓦,占全州水能总蕴藏量的42%,只开发了0.2%;黄河从青海省久治县门堂乡流入玛曲县木西合乡境内,流程达433公里,占黄河在甘肃段总流程的59%。黄河流入玛曲县境内时的水...
864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黄河,藏语称“玛曲”,因流经藏区六大神山之一,安多地区唯一最大的神山一一玛卿而得名。黄河自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门堂乡进入县境,由西向东南流,经木西合、阿万仓、齐哈玛三乡,在采日玛又向东流,汇入白河后折而向北,经曼日玛乡后汇黑河转而西流...
865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玛曲县境内支流众多,水量丰富。较大的有28条,较小的二、三级支流有300余条,年自产水27.10亿立方米。由于补充黄河水量较巨,玛曲县被誉为黄河的“蓄水池”。县境的黄河支流,除麦曲发源于岷山山脉,加曲河、吉柯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外,一般均发...
866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玛曲县由于受地形的影响,境内泉、湖泊、溶洞、各类滩地分布较广,较著名的泉有大水泉、察干曼曲泉、河曲马场喷泉、当强药水泉等。
867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玛曲县由于受地形的影响,境内泉、湖泊、溶洞、各类滩地分布较广,较著名的泉有大水泉、察干曼曲泉、河曲马场喷泉、当强药水泉等。
868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玛曲县主要有:当庆湖、欧拉克琼湖、曲合尔龙措、古拉措隆 四大湖泊。
869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玛曲县境内峰峦叠嶂,地形复杂,地质年代久远,形成了多处溶洞和天然洞穴,有些洞穴有古代人类居住的痕迹,有些由于名僧大德曾经面壁苦修而成为佛教名胜,有些洞穴则成为牧民放牧时避风躲雨之地。
870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玛曲县境内,由于黄河冲积平原与山洪冲积扇相互重叠交错,形成黄河两岸宽阔滩地。如俄后滩、贡赛尔喀木道滩、万延滩、文保滩、乔科滩、德务滩、卓格尼玛滩、扎西滩、西麦朵合塘等,地表平坦,牧草种类丰富,产草量高而质优,土壤覆盖度高,成层性好,一般为草...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