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2561 条 44 / 171
646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1981年5月,甘南州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选举第一届委员会,并成立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美术摄影、电影电视、民间文艺研究等5个协会,选举出各协会的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副秘书长、理事等。1982年设立文联常务机构,...
647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1951年3月,西北民委组织划界工作团来甘南,从全省仅有的3个电影队中抽调了1个电影队,在甘加和拉卜楞河南村大教场放映电影《解放了的中国》、《中国人民的胜利》,群众闻讯,骑牛乘马数十里赶来观看,盛况空前。
648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州境内蕴藏极为丰富的民间文学,其体裁包括故事、神话传说、叙事诗、英雄史诗、谚语、童谣、谜语、楹联以及创世纪说唱词等。
649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州境内蕴藏极为丰富的民间文学,其体裁包括故事、神话传说、叙事诗、英雄史诗、谚语、童谣、谜语、楹联以及创世纪说唱词等。
650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甘南地区各族劳动人民在长期劳动、生活创作中继承发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民歌。按其形式、内容、演唱环境等,可分为野外歌曲(如拉伊、花儿、劳动号子等)、户内歌曲(如勒、格尔、小调、风俗歌、催眠歌等)、舞歌 (卓)等3大类。
651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甘南素有“歌舞之乡”的美誉。特别是藏族人民,无论男女老少,几乎人人能歌善舞。甘南民间舞蹈种类繁多,地域不同,其形式、风格亦不同,大致可分为十大类。
652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曲艺是各种说唱艺术的总称。州境内流传的民间曲艺,形式多样,有白格尔、藏语相声、史诗说唱、龙头琴弹唱、快板等。
653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甘南州民间美术主要以绘画、剪纸、刺绣、雕塑为主。
654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自藏传佛教传入甘南之后,寺院的高僧就著书立说,他们之中或以撰写前辈人物传记见长,或以创作“年俄合”诗(藏族格律诗)见长,或以创作颂偈体、道歌体、格言体诗歌见长,或以创作或改编藏剧剧本见长,兼而能之的大学者甚多。
655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自藏传佛教传入甘南之后,寺院的高僧就著书立说,他们之中或以撰写前辈人物传记见长,或以创作“年俄合”诗(藏族格律诗)见长,或以创作颂偈体、道歌体、格言体诗歌见长,或以创作或改编藏剧剧本见长,兼而能之的大学者甚多。
656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甘南的美术活动,可以上溯到上古时代。自治州属舟曲县的咀坪、掌坪,临潭县的磨沟、迭部县的然闹等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和马家窑类型的遗址,均有一定数量的彩陶出土。到青铜器时代的寺洼文化,出现生殖器崇拜的石雕作品。至秦汉时代,则有玛曲县齐哈玛的岩画...
657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音乐创作最早在拉卜楞寺。嘉木样四世(1856〜1917年)喜欢交际,爱好旅行,晚年酷爱音乐,经常在别墅组织诸侄女奏乐,并亲自指挥,他能演奏多种乐器,以扎聂琴最为精湛。创作了《阿玛来》、《玛格日》等弹唱曲,这些曲目深受藏族群众喜爱,流传很广泛...
658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甘南州戏剧主要有:“南木特”藏戏、秦腔、眉户、豫剧、话剧等。
659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甘南州境内的书法活动可上溯到唐代。州博物馆所藏的《唐李将军碑》正面为唐楷间杂个别行书字,碑头为小篆,碑阴下部为宋代刻的行楷,字体结构颇类苏、黄,上部为魏书风格的元代石刻。
660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共和国建立前,藏族人王佐卿曾于1917年在临潭县旧城办起甘南最早的一家照相馆“留芳照相馆”,之后卓尼、夏河两地始有人开设小照相馆。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