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2561 条 37 / 171
541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清代,临潭县称洮州厅时,设有衙署三班(皂班、隶班、快班),专职维护治安、侦察、缉捕、看守等事务。1935年2~6月,临潭县政府为强化治安管理, 编制实施保甲制度,在临潭所辖区编制了1镇4乡88保921甲。
542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1980年9月州公安处根据自治州的实际情况,就整顿社会秩序作了部署。重点是车站、影剧院、集贸市场等公共场所。通过发布告、宣传政策、建立规章制度等措施加强管理,进行整顿。
543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时期,甘南部分地区长期种植罂粟,而且向内地贩运毒品。国民党政府实际上推行“明禁暗不禁”的政策,致使甘南藏区在建国前几年种、制、贩、吸毒品的活动愈来愈猖獗,种植地区由迭部扩展到舟曲、卓尼、临潭、夏河、碌曲的局部地方。
544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八十年代以来,甘南州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率大幅度上升。1982年,在查获的各类刑事案件涉及的犯罪成员中,25岁以下的青少年有324名,占总数的53.6%,违反治安管理案件的成员中,25岁以下的青少年有179名,占总人数的29.15%。
545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甘南藏族自治区(州)建立后,各级公安机关和乡(公社)人民政府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发的《户口登记条例》,逐步建立起新的户口登记制度,开展户口登记工作,颁发户口簿。
546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共和国建立前,甘南的土司衙门及寺院均备有相当数量的枪支弹药,农牧民群众手中也有土枪火炮等武器,加之共和国建立初又有流窜在甘、川、青三省边界地区的马良等股匪向当地农牧民群众和土官头人贩卖走私枪支,因而造成民间拥有大量枪支的状况。
547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1980年初,甘南州公安处消防科成立,各县公安局也调配了消防专干。各县消防专干业务受州公安局消防科指导,干部调配任职由甘南州公安局统一负责。
548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1954年,全州公安机关侦破刑事案件233起,破案率为65.2%。1958年,侦破刑事案件104起,破案率为98.1%。六十年代初,由于发案率高,警力不足及各方面条件制约,破案率较低。
549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1954年,全州公安机关侦破刑事案件233起,破案率为65.2%。1958年,侦破刑事案件104起,破案率为98.1%。六十年代初,由于发案率高,警力不足及各方面条件制约,破案率较低。
550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1956年,经过省公安厅培训,全州有6名刑侦技术干部。州公安处有照相、法医、痕迹方面的部分器材,各县均配备了勘查包,少部分县有刑侦器材。
551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1980年至1983年8月,全州共发生各类刑事案件2116起,其中重大案件280起。期间,甘南州同全国其它地区一样,杀人、伤害、抢劫、强奸等恶性案件急聚上升,且犯罪手段残忍,骇人听闻。州内一些城镇流氓团伙横行,行凶作恶,贩毒、拐卖人口、诱良...
552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1983年8月至1987年,全州预审干警积极投入了为期三年的“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斗争”(简称“严打”),三年中,共受理审查拘留、逮捕案犯1071人,审结1064人,审结率为99.3%。有97%的案犯移送检察院起诉,受到了司法机关的严厉惩处,狠...
553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以前,夏河、卓尼、临潭在衙门内设有牢房。民国时期,夏河、卓尼、临潭、西固(舟曲)随着警察机构的设置,也设有看守所。
554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该志详细的记录了甘南地区关于司法内容系统性的概况。
555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主要介绍了甘南地区司法机构的变革、司法制度、普法教育、司法调解、司法公证、法律服务、劳动改造等内容。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