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2561 条 143 / 171
2131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解放前,西固县政府统计部门负责推行县公务统计方案,调查各项社会经济状况。
2132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舟曲县成立统计科以来,统计业务从未间断,一直担负着舟曲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搜集、整理、调查、统计分析,为制定本县各个时期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指导经济和社会发展,管理各项经济事业和社会事业提供统计资料,并对政策和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统计检查...
2133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本县工农业生产稳步发展,乡镇企业相继涌现,商业兴旺活跃,服务等第三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农业实行各种联产承包责任制,文化教育等蓬勃发展。旧的统计制度,统计方法、统计指标体系已不能适应和满足新形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统计事业...
2134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1986年8月,县人民政府根据《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和国务院发布的有关城市规划、村镇建设用地各项规定,对全县机关单位、乡镇企业及农民和干部职工建房等非农业用地进行一次清理;对个别超占土地和乱占耕地建房的单位及职工、农民补办手续和罚款;强调...
2135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1988年4月前,土地管理业务归县计划委员会管理。1988年4月13日成立舟曲县土地管理局,始对全县土地专门管理。
2136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解放后至70年代末,全县土地由各乡(公社)管理。进入80年代,人口剧增,农村建房出现乱占承包耕地现象,土地管理一度混乱。
2137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80年代前期,全县农民建房滥用耕地,土地使用管理混乱。1986年8月,县人民政府根据《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和国务院发布的有关城市规划、村镇建设用地各项规定,对全县机关单位、乡镇企业及农民和干部职工建房等非农业用地进行一次清理;对个别超占土...
2138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几千年来舟曲县境人民多以石块或木材等材料筑屋舍,低矮狭小、阴暗潮湿。富户居四合院瓦房。寺院、庙宇等古建筑,历经兵燹和自然灾害,屡有毁坏。
2139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舟曲县城乡建设原无整体规划,形成机关企事业单位自占地盘,建筑和扩建混乱的局面。
2140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县城区主要街巷15条, 口,西至舟曲林业局机修厂, 眼峪冲积扇地,东依驼岭山,总长度4768米。最长沿河路,东起瓦厂城关粮站门全长2100米。上街最短,102米。
2141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解放前夕,8个乡(镇)公所,多是公有土木结构平房,每个乡公所仅10余间简陋的房屋。50年代,不少乡政府因无公房利用庙宇或借用民房办公。60〜70年代,国家投资修建各乡政府,一般是土木结构瓦房,部分为砖木结构瓦房。
2142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50年代,县境森林覆盖面大,山青水秀,生态环境平衡,空气清新湿润,几乎无污染现象。以后由于大面积开荒、毁林,气候条件变化,气温上升,水土流失严重。加之逐年使用农药、化肥,人口迅速增长,工业任意排放垃圾废物,环境、空气、水源受到污染。
2143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解放初,县城公房归财政和文教局分管,经常修缮和陆续改修,公房面积逐步增加。
2144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地面污染,舟曲县城农民将农家肥料堆放到街道旁,不仅影响市容,且对环境和地面造成严重污染。其次农家饲养的猪、狗家畜,不严加管理,任其街上乱跑,拉撒粪便,也是地面污染的一个因素。另外,城内每年要产生上百吨垃圾,由于缺乏清运工具,远不能满足清洁要...
2145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解放40多年来,环境监测工作进行较少,更未形成定期检查制度,仅在1984年5月4日枯水期和是年10月10日丰水期,曾请武都地区卫生防疫站和甘南州卫生防疫站对县内部分乡村水源进行过两次采样检验。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