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2561 条 138 / 171
2056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经普查确诊,全县畜禽传染病有22种,其中入、畜共患的5种,马传染病两种,牛、羊传染病9种,鸡传染病1种。已消灭两种,基本控制的9种,其他9种。危害严重的2种。
2057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8年一段时间和70年代曾在食品公司猪场、肉食门市部进行市场检疫。1985年秋始对市场仔猪注射防疫疫苗和肉品检疫,并给有关单位和个体饭馆及屠宰户发放 《兽医卫生合格证》。
2058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讲述了舟曲县土特产栽培的地理气候生产条件以及主要分布等相关介绍。
2059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解放后,舟曲县原有林业用地287.67万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64.28%.其中有林地面积184.12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64%;疏林地面积9.44万亩,占3.28%;灌木林62.74万亩,占21.81%;未成林地4.83万亩,占1.68...
2060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舟曲县境内的森林,经舟曲林业局30多年的大量采伐,许多林场森林资源告罄,无材可伐。70年代,平均每年计划内采伐生产木材8万立方米,消耗蓄积25万立方米。
2061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讲述了舟曲县林业机构与管理的相关内容。
2062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8年“大跃进”时期,两水林业局在不具备生产条件的情况下盲目生产,掠夺性地采伐使森林资源遭受到惨重破坏。截止1960年累计采伐19.07万立方米,而外调及流送材只有9.6万立方米,仅占采伐量的50%。
2063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舟曲人民具有悠久的植树造林传统,当地农户几乎家家户户房前屋后栽种果树,尤其是白龙江沿岸,无村不绿。村内村外广植柿子、核桃。庭院内多种石榴、桃李。地边田填普遍栽植椒树。江边、沟旁遍栽杨柳。既美化了村庄,又起到抗洪的作用。盛夏四处郁郁葱葱。金秋...
2064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舟曲县经济林以核桃、花椒、柿子、天然漆树、苹果、葡萄、梨、桃、杏、桑等为主。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便利,品种不断增加,群众从实践中摸索和积累出栽种、管护及修剪技术。
2065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森林火灾是森林的大敌。县政府专门设立护林防火指挥部。防火期,与舟曲林业局组成森林防火宣传组,由县长、县委书记率领,到各林场、各乡村进行森林防火宣传;同时,通过电话会议、各级领导会议、电影放映、宣传栏、板报、墙报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防...
2066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境内河流纵横,水量充沛,属丰水地区,人均占有径流水量10055立方米,为全国人均占有水量2780立方米的3.62倍,全省人均占有水量1251立方米的8倍以上。但解放前,这一优势未得开发利用。半山、高山区常受山洪危害。沿河川坝时常受洪水侵袭,...
2067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舟曲人民历来有兴修水利,抵御水患的史迹,曾建过一些简单的水利设施,如砌筑防洪石墙,夯筑胶泥土墙,砌筑马嘴(导流堰)等防洪措施。大多水患村采用石块压树梢的筑堤办法抵御洪灾。另外修筑一些塘坝调洪蓄水,虽有修缮,是应急措施, 未做根本性治理。
2068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时期,全县农田灌溉面积270亩。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水利建设,50〜60年代末,为增加农田灌溉面积,全县以兴修水利,使粮食连年增产。
2069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水利实行分级管理,凡较大的水利工作,由县水利部门管理。其他一般工程由乡、村派专人管理和养护。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部分小水电工程不能充分发挥效益,造成严重浪费,设备损坏严重,其中机电提灌工程较多,国家投资兴建的144处机电提灌工程,目前尚能使...
2070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随着社会生产活动的加剧,全县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尤其是1958年白龙江林区开发利用以来,白龙江流域,自然生态环境发生恶性变化。全县现有水土流失面积1245平方公里(186.75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42%,其中耕地流失面积8.18万亩,占水...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