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2561 条 135 / 171
2011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目次
舟曲县城位于县境东北白龙江北岸古河道回流下切地洪淤冲积河漫滩,地处北纬33°9',东径103°5,30〃,海拔高度1343米,年平均气温12.9℃。面积2.48平方公里。北高南低,江水沿城南蜿蜒东南流,南北峰峦挺拔秀丽,两(河口)郎(木寺)...
2012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目次
舟曲县城,自汉代置武都郡,始有城池。上下两千年,风雨沧桑。外控羌戎,内保秦陇,古为丝绸之路河南道(白龙江干流)之重镇。宋始名西固堡,绍兴二十年,福津县令张俊臣筑西固城。二十七年,县令平武寨苗彦茂重建城堡。后易名福津县故城镇。明千户所治。洪武...
2013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目次
本章讲述了舟曲县所辖乡镇简况的相关内容介绍。
2014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舟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缘,南秦岭西翼与岷山山脉交汇地区。属西秦岭地质构造带南部陇南山地。山峦连绵,群峰耸起,白龙江、拱坝河、博峪河横贯县境。海拔高程1173〜4504米,相对髙差3331米,自然形成谷地多级气候带。
2015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舟曲地质,远在印支期造山运动时升为陆地。后经历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山运动,南秦岭西翼岷山山系生成,呈东南——西北隆起伸延。在长期挤压、扩张、褶皱和不断复合过程中,形成地质体不连续、不完整、不稳定的复杂因素,以至多期性的断裂构造,其中背斜北翼沿...
2016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舟曲地质,远在印支期造山运动时升为陆地。后经历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山运动,南秦岭西翼岷山山系生成,呈东南——西北隆起伸延。在长期挤压、扩张、褶皱和不断复合过程中,形成地质体不连续、不完整、不稳定的复杂因素,以至多期性的断裂构造,其中背斜北翼沿...
2017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地质第四纪经历漫长的早、中、晚期的演化,遂形成今日复杂的地理形貌。
2018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县境南秦岭岷山山系和迭山山系连绵起伏,呈东南——西北向贯穿全境。白龙江谷地和拱坝河谷地海拔1170米以上。而南北突兀山峰高达4000米以上。县境中部的大草坡、葱花坡、吊草坡一带,山势较缓,海拔3000米左右。
2019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境内过境河流有白龙江及其支流拱坝河、博峪河以外,其他支流因受地形影响,流程短,湍急,共有40余条。
2020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舟曲地处祖国大陆中部,属暖温带湿润区,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其特点:寒暑交替明显,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少而不均匀。受地形影响,高山与河谷气候垂直变化明显。
2021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讲述了舟曲县四季气候变化的相关内容讲介绍。
2022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讲述了舟曲县温度、 风 、云、 雾、 天气现象变化的相关内容介绍。
2023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舟曲县境降水分布差异很大,西南多于东北,山区多于河谷。海拔升高降水量亦增大。拱坝河流域降水量大于白龙江流域,两地1500米以上同高度降水量差异越高越大。西南部年均降水量900毫米以上。西北、高山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左右,中部海拔高程15...
2024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境内白龙江、拱坝河、博峪河过境流程总长193.5公里,支流40余条注入,集水面积2983.7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岀境径流量36.96亿立方米。其中,自产水(天然降水)多年11.84亿立方米,占32%;白龙江入境水25.04亿立方米,占68%...
2025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境内白龙江、拱坝河、博峪河过境流程总长193.5公里,支流40余条注入,集水面积2983.7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岀境径流量36.96亿立方米。其中,自产水(天然降水)多年11.84亿立方米,占32%;白龙江入境水25.04亿立方米,占68%...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