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2561 条 132 / 171
1966
知识出处: 迭部县志 | 类型: 正文
县境各地一年内有很多传统节日,大都和宗教活动密不可分,实属僧俗同庆的宗教节日。
1967
知识出处: 迭部县志 | 类型: 正文
各民族受其传统文化、宗教信仰、生活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在日常生活中出于某种心理作用,在一定场合内不喜欢某种举动或言语的出现,积久成习,形成不少禁忌。迭部藏族群众的传统习惯中也有不少禁忌,其中有的属于宗教信仰上的清规戒律,有的是封建迷信思想所致...
1968
知识出处: 迭部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
1969
知识出处: 迭部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主要介绍了甘南地区迭部县的方言语系。
1970
知识出处: 迭部县志 | 类型: 正文
迭部是藏族聚居区,藏语是全县藏族人民通用的本民族语言。迭部藏语与整个藏区用语同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1971
知识出处: 迭部县志 | 类型: 正文
解放前因县境极少有汉族居住,不讲汉语,仅有少数与邻近汉区交往者学用汉语而已,故不存在汉语方言。时至八九十年代,迭部县城及乡镇使用汉语中所操汉语方言,是解放后随着外地干部职工的迁入定居而逐步形成的。
1972
知识出处: 迭部县志 | 类型: 正文
新中国成立后,迭部成为藏、汉等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和衷共济,携手并肩,共同开创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新纪元,推动经济文化快速发展,谱写民族历史的壮丽篇章,使迭部旧貌焕新颜,发生巨变的一方乐土。
1973
知识出处: 迭部县志 | 类型: 正文
藏族是聚居迭部全境1200多年的少数民族。藏族自称“博”。按地区分,居住在黄河首曲及甘南地区的藏族称“安多哇”。藏族又是中华民族56个兄弟民族中,一个居住区域广阔、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有着灿烂而悠久的文化,公元七世纪前期就创造了本民族的文字...
1974
知识出处: 迭部县志 | 类型: 正文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本县各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创建和发展,以及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的开发,30多年中陆续有调派、毕业分配、招工招干、支边开办企业等途径进入迭部的干部职工,多数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汉族。还有自由流入县境经商、做工而常住或临时居住的社...
1975
知识出处: 迭部县志 | 类型: 正文
新中国成立前,迭部境内仅有少数洮岷回族商人进出,没有长期居住的回族。迭部境内现有的回族,少数是解放初期从临潭迁居的数家农户,大部分回族是建县后陆续分配、招工进入县属单位和省属迭部林业局、国营七九二矿的回族干部职工。
1976
知识出处: 迭部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主要介绍了甘南地区迭部县的宗教发展历史。
1977
知识出处: 迭部县志 | 类型: 正文
藏传佛教在境内的弘扬和兴盛时期主要是明、清以后,有少数佛教寺院创建于明代,大部分寺院创建于清代。
1978
知识出处: 迭部县志 | 类型: 正文
基督教传入甘南主要是在民国时期,民国十二年(1924年)英国传教士麦•约翰二次来甘南传教,进入迭部境内在电尕、洛大等地进行传教,在洛大建立“甘南藏族会”,并筹划修建教堂。迭部地区以往没有伊斯兰教信徒。始于60年代从临潭迁入电尕居住的回族农民...
1979
知识出处: 迭部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主要介绍了甘南地区迭部县的宗教管理工作。
1980
知识出处: 迭部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编主要讲述了迭部县的历代名人传记,介绍了迭部县的古代人物传记、现代英烈名人和革命烈士等内容。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