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2561 条 108 / 171
1606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9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王震函任黄祥为代理夏河县县长。9月9日,黄祥到职视事。9月11日,中共临夏工委和临夏分区专员公署确定了夏河县人民政府的主要领导成员。9月22日,夏河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1607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主要介绍了甘南地区夏河县的政治协商会议。
1608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1949年9月夏河解放后,为了尽快争取上层人士,保护人民利益,稳定社会秩序,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精神,中共夏河县工委、县人民政府于1949年12月召开了夏河县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并选举产生了协商委员会,协商委员会的主要领...
1609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主要介绍了甘南地区夏河县的历届政协委员会。
1610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政协夏河县委员会成立以来,根据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对有关全县的大政方针、人民生活的重要问题进行政治协商,并通过建议和批评,发挥民主监督作用,积极参政议政,为党委、政府的决策...
1611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主要介绍了甘南地区夏河县的民政工作建设。
1612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主要介绍了甘南地区夏河县的民政机构。
1613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主要介绍了甘南地区夏河县的救济救灾工作。
1614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后,开始对农牧区丧失劳动能力、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和少年儿童实行保吃、保穿、保烧、保教、保葬的“五保户”制度 (后改为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并采取了建立敬老院等措施。至1959年,全市共建立了47所敬老院,安...
1615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主要介绍了甘南地区夏河县的优抚安置工作。
1616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0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实施。1953年,县城、县属各区开始依法进行婚姻登记。县城的婚姻登记,由民政部门负责办理,各区人民政府则指定专职干部办理。1957年,婚姻登记工作改由区、乡人民委员会办理,具体事务由文书兼办。
1617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夏河县地处甘、青、川交通要道,人口流动频繁,各地诸色流民时入境内。解放后,人民政府采取收容救济、教育改造、介绍就业或遣回原籍等措施,使得社会流民日渐稀少,社会秩序也由此而日趋稳定。
1618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县内藏族的殡葬,一般沿用传统的天葬、火葬方式。天葬是俗人普遍采用的葬法,火葬则是普通僧人死后常采用的葬法。有时,个别活佛也采用火葬方式,但其程序远较普通僧人复杂。县内的汉族和回族,多采用土葬方式。
1619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主要介绍了甘南地区夏河县的劳动人事制度。
1620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1976年1月,县革委会民政局成立,兼理劳动工资事务。1980年3月,由民政局分出人事科,主管干部人事工作。1981年4月,成立县编制委员会。1983年11月250,成立县劳动人事局。1990年底,全局共有工作人员8名。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