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12603 条
2022年
12603 条
中图分类法
全部
12603 条
A 马列主义、毛邓思想理论
7条
B 哲学、宗教
189条
C 社会科学总论
152条
D 政治、法律
566条
E 军事
452条
F 经济
1267条
G 文体、科学、教育
714条
H 语言、文字
9条
I 文学
297条
J 艺术
149条
K 历史、地理
6729条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3条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107条
Q 生物科学
18条
R 医药、卫生
107条
S 农业科学
92条
T 工业技术
391条
U 交通运输
38条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8条
Z 综合性图书
14条
[
1条
k
4条
供
1条
颗粒列表
共 12603 条
803
/
841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中图分类
颗粒类型
12031
建国前后我所读过的几所小学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正文
邱鑫成自幼家境贫寒。6岁时邱鑫成的母亲断然停止了大姐的学业,把邱鑫成送进学校。从那时起,邱鑫成先后读了3所学校,跨越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后3个历史时期,才完成了小学教育。
12032
民国初期的冷家村学堂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正文
冷家村学堂是民国8年创办的。学堂的创始人是冷筵臣,他是艾山后有名的书法家。1919年“五四运动”。全国各大城市的学生闹爱国轰轰烈烈,他受到社会现实的启发,决心办学培养人才。为了解决师资问题,他把正在上私塾的儿子冷喜农,他的同窗李德生、冷礼斋...
12033
建国初期的丰隆屯小学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正文
丰隆屯小学1952年的第一届高小毕业只有20多人,到参加毕业考试时只剩下7人,那十几个人毕业前就被供销社、粮站等单位招聘了去做财会工作,剩下的7名毕业生有的考入了前师(小学毕业学三年的师范),有的考入了后师(初中毕业学三年的师范)。这7名学...
12034
杜村学堂教育的先河——常家庄小学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正文
1915年春,杜村建起了一所最早的新式小学——常家庄小学。学校的创始人是高振乾。1916年初夏,高振乾离开县立常家庄小学,调到胶县城里教学。从城里调来一位姓邢的老师到常家庄小学任教。这个时期,学生增加到60人左右,分为两个年级。1916年秋...
12035
后屯小学半个世纪的沿革概况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正文
建国以后,后屯乡(现已改为“胶北镇”)的小学教育事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师资队伍素质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校舍面貌的改观,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的20多年,发展变化得更快。
12036
胶东镇大店村办教育纪略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正文
大店的教育历史悠久,私学源远流长,人才辈出。1948年,胶东地区解放。中国共产党原胶县委员会,胶县民主政府领导决定在教育基础较好的大店村建立一处小学。这所小学在当时是胶县东北乡唯一的完全小学。当时,大店小学生源来自北王珠镇、胶东镇、李哥庄镇...
12037
“村小”的变迁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正文
葛埠岭村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公立学校建在村东的一座大庙里,这就是一些老年人记忆中的大庙台学堂。当时新中国虽成立不久,但很重视群众的文化教育。号召开展扫盲运动,各地都成立了扫盲班,大庙台学堂也应运而生。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如同一个繁忙的大工...
12038
学屋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正文
解放初,北王珠镇沟西村的学屋是用的从地主家里没收过来的5间房子,那是全村唯一的屋顶盖瓦的房子,所以一提瓦屋,也就是我们的学屋。就是在这样简陋的学屋里,老师教得很起劲,学生学得也很愉快。先是马忠德老师,私塾先生出身,教学很认真。后来又来了一位...
12039
石崖子小学办学始末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正文
石崖子小学位于张应镇最南边,和胶南宝山接壤。它是“全县广泛开展扫盲运动推行祁建华速成识字法”时于1952年建立的。建校之初,仅有程玉珍一名公办教师,学生21人。在认真贯彻执行毛主席“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等几个方面...
12040
胶州师范附属小学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正文
胶州师范附属小学历史悠久,初建于建国前的1948年秋。2000年鉴于青岛市中等师范学校调整,胶州师范停止招收中师生,将胶州师范改办为普通高中,胶州师范更名为胶州市第三中学,由此,胶州师范附属小学更名为胶州市第二实验小学,仍归属市教体局。校长...
12041
胶州市实验小学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正文
1949年5月,当时的胶县人民政府文教科在城关云溪河南岸的花行街创办了城关区镇华小学。1952年2月,镇华小学迁往云溪河北岸中云街210号,并易名为城关区中云小学。1977年学校往原校以西迁址于中云街205号,易名胶县中云小学,即今校址。1...
12042
胶北地区抗日战争时期教育纪实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正文
抗日战争时期,胶北地区读的课本是上级发的,用封窗纸油印的,有的还不清晰,内容是抗日。没有固定的教室,老师随时带着那支大刷子,学生抬着桶,还有一块小黑板。冬天,用场院,或是庙宇当教室。老师要我们拾些草和干柴,带在“教室”里,老师划一根火柴点燃...
12043
身历建国前的教育二三事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正文
1945年夏季,八路军对前朱陈沟村据点的伪军实施政治攻心战,每晚上在村西沟崖上喊话。不久,日伪军全部在晚上弃村逃跑,八路军不费一枪一弹,即将前朱陈沟村解放,村民们一片欢腾,庆祝八路军人村。解放不久,随之建立了各级人民政权,农救会、妇救会、儿...
12044
忆建国初我在前朱陈沟小学工作之往事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正文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就在这一天,尚先诰参加了滨北建二分校的结业典礼,结束了3个月的培训生活,被分配到原胶河县任小学教师。前朱陈沟村解放于1945年,是老解放区。这里曾是原胶河县政府迁往铺集前的驻地,这时是沙河区朱陈沟...
12045
难忘的时刻——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到张应视察片段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正文
20世纪80年代,是张应镇教育发展中的第一个高速期。这段时间,张应镇在地处偏远、经济落后的困境中,群策群力,勒紧腰带办教育,投资47万余元建起了当时农村第一座教学楼,新建并搬迁了中心小学、内部教育设施配备在当时就达到了一类标准。广大教育工作...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