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5473 条 56 / 365
826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 类型: 正文
明、清和民国时期,县内工商业广告多为字号和招牌,业主自由选择字号或招牌招揽生意。民国38年,全县挂有字号或招牌的工商业户有838家。建国后,1953年县人民政府规定工商企业的海报、标板和招领等广告须报送县人民政府工商科审核批准。1966年“...
827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 类型: 正文
物价管理
828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 类型: 正文
1950年,县人民政府工商科对县内物价进行统一管理。1951年9月,县人民政府设市场交易所,兼管全县物价工作。1957年11月,县人委设立物价委员会,县长兼任主任委员,下设办公室,设物价员2人,专责全县物价工作。1958年5月,县物价委员会...
829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 类型: 正文
明、清和民国时期,县内市场物价均由私商自由定价,随行就市,实行市场调节,时涨时跌。建国后,县人民政府致力经济建设和稳定物价。1951年9月,县人民政府工商科市场交易所平抑稻谷价,使稻谷价格降为每担4元。是时,实施“以市场调节为主,国家计划指...
830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 类型: 正文
地方工业品定价
831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 类型: 正文
1954年,安远松香厂生产的松香、松节油出厂价分别定为每吨382元和660元。1955年松节油出厂价调整为695元。1957年起,实行分级定价,至1985年止,先后做过6次价格调整。
832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 类型: 正文
1963年,县内生产的铁锅按直径分有2.2尺、1.8尺、1.6尺、1.4尺和1.2尺5种,出厂价每口分别为6.36元、4.8元、2.8元、2.5元和2.3元,销售价分别为7.36元、5.59元、3.32元、2.93元和2.65元;犁头犁壁出...
833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 类型: 正文
1972年调整日用陶瓷出厂价,与1969年相比,一级品下降3%,二级品上升20%,三级品上升45.8%。1973年,日用陶瓷生产原材料、燃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增加,在1972年价格基础上调高出厂价,一级品调高22.8%,二级品提高27.3%...
834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 类型: 正文
965年11月,规定县产丰收——737型人力打谷机每台出厂价100元,其中铁制部分70元,木制部分30元。1966年7月,生产成本下降,调整为每台出厂价90元,其中铁制部分65元,木制部分25元。1967年6月,每台打谷机铁制部分减少2元,...
835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 类型: 正文
价格水平
836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31年,国民政府发行关金券,以关金券1元兑换法币20元的比率在市场流通,引起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后因货币大量发行,引起通货膨涨。建国后农产品价格水平粮油价格。1952年6月,调整稻谷销售牌价,规定安远街和镇岗、新田、龙泉等3乡每百斤稻...
837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期间日用消费品价格水平 民国元年至30年,币值波动较小,日用消费品价格较为稳定。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加重捐税,滥发纸币,日用消费品价格猛烈上涨。
838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 类型: 正文
商品差价
839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 类型: 正文
1959年8月,鸡每斤购销差价为0.05元,鸭每斤购销差价0.03元。1961年6月,家禽购销差率为15%。1962年9月,木薯和蕉芋淀粉购销差率为15%。1965年12月,淀粉购销差率为17.52%。1966年4月,土纸购销差率,县城为1...
840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 类型: 正文
1964年9月起,实行药品城乡差价,规定车头、新龙、上濂、凤山等地每剂药金额比城镇多0.01元,版石、葛坳、江头、沙含、新田、镇岗、孔田、上魏等地每剂药金额比城镇多0.02元,龙布、天心、安信、重石、龙岗、鹤子等地每剂药金额比城镇多0.03...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