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5473 条 48 / 365
706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 类型: 正文
1965年起,县粮食部门采取“存粮付款,交钱取粮,不收保管费,不计银行利息”的办法,代农村社队储存粮食。当年代储195万斤,1980年代储1110万斤。1981年起,全县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集体储备粮分户储存,粮食代储工作终止。
707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 类型: 正文
安远为粮油生产县,所产粮油除满足本县需要外,尚有部分粮油运销外地。清代、民国时期,县内粮油多由粮商从水路运往赣州市,或肩挑马运销往广东等地。鹤子圩和重石圩为县内南、北粮油集散地。1953年后,主要运销信丰、南康、大余、上犹、会昌、定南、寻乌...
708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26年,开始执行江西省政府制订的“有无潮湿者,有无发热者,有无霉坏者,有无发芽者,有无虫害者,有无不完实谷粒及夹杂物者”的粮食检验标准。建国后,1950年起,全县按照国家粮食部下达的“籽粒匀洁饱满,颜色纯正,无虫、霉烂、生芽及夹杂物者,...
709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 类型: 正文
粮油管理
710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 类型: 正文
粮油管理体制
711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 类型: 正文
明代,县衙设户房,管理户籍及完粮纳税,兼司粮食仓储和出纳。民国元年,沿袭清制。民国31年,县政府设立粮政室,专司粮食征购、仓储和出纳。民国32年7月,撤销粮政科,成立田赋粮食管理室。民国37年,田粮科和财政科合并成立第二科。解放后,1949...
712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 类型: 正文
1954年,全县农业生产互助组先后设立粮油管理小组,互助组长兼任粮油管理小组长,互助组会计员兼任粮油管理员。同年11月,各乡成立油坊管理委员会,配备2至3名季节性油坊管理员,对油坊进行监督管理。各农业生产合作社相应成立粮油管理委员会,社长兼...
713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 类型: 正文
财务核算制度 1949年8月25日起,县财粮科设粮秣会计,负责登记公粮、军供粮和事业粮实物收支,不计算盈亏。1952年10月,中国粮食公司安远购销组并入县粮食局后,财务核算改为政、企合一的粮食商业企业核算制度,开始反映粮油经营盈亏情况,除行...
714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 类型: 正文
1949年9月,全县有粮食职工3人。1950年43人,1952年增至89人。1953年11月,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粮食职工队伍发展较快。1954年全县有粮食职工116人,1956年底有175人。1958年,干部上山下乡,全县粮食职工减为1...
715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 类型: 正文
农村集体粮油分配
716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 类型: 正文
1955年起,进行粮食定产、定购、定销工作,先后规定农村集体留存种籽粮、饲料粮、储备粮和公社社办粮、农田基本建设粮。1978年,全面推广杂交水稻,早稻和晚稻每亩各留种籽粮30斤和25斤。是年起,饲养耕牛每头留饲料粮40斤;饲养生猪、母猪每头...
717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 类型: 正文
农村社队在完成国家粮油征购、超购任务和集体留粮之后,根据当年粮油丰欠情况,确定社员口粮(稻谷)食油分配标准。1955年,全县农村口粮标准为:余粮社人平口粮505斤,缺粮社人平口粮460斤,全县人平口粮496斤。发放社员基本口粮,执行“以人定...
718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 类型: 正文
明、清时期,县署设户房,掌管全县赋税钱粮,每年课征的赋税,除按朝廷规定留存支给经费外,余额全部上解。民国元年,沿袭清制,设立财政管理机构,负责赋税征收和上解。民国23年起,编制县地方财政岁入岁出预决算书。民国30年,划分省、县财政收支范围,...
719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 类型: 正文
财政体制·财政收支
720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 类型: 正文
明、清时期,县内征收田赋、盐课、杂税和厘金。县署设户房,掌管全县赋税钱粮。每年课征的赋税,除按朝廷规定留存支给经费外,余额全部上解江西省布政使司。县知事公署设财政科,负责赋税征收上解。民国16年,县政府设财政局管理全县公款公产收支事宜;经征...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