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5473 条 215 / 365
3211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29年(1940)12月,县地方法院设立公证处,公证人由司法行政部门地方法院委任,公证佐理员由地方法院书记官兼任。历年公证业务甚少。
3212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苏区时期,各区、乡苏维埃政府组织妇女担架队、慰劳队、洗衣队支援前线,为红军服务。6月,幼幼中学组织学生抗日宣传队,继之城乡中、小学生走出学校;唤起民众,一致抗日。1938年2月,县组织由上海迁来赣县的同济大学学生及县城各中学学生与1000多...
3213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拥军优属
3214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苏区时期,各区、乡苏维埃政府组织妇女担架队、慰劳队、洗衣队支援前线,为红军服务。
3215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苏区时期,县苏维埃政府内务部设优待科,区设内务部,乡设优属委员会,主管优抚工作,苏区各村广泛地组织了代耕队,余力队帮助红军家属,烈士家属代耕。同时,各村还组织慰劳队、洗衣队为烈军属洗衣、挑水、做饭、砍柴。逢年过节,乡、村苏维埃政府向烈属、军...
3216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复退安置清代募兵和民国时期的征兵都是职业兵,年老了被淘汰,基本上无安置。
3217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烈士褒扬
3218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后,1951年赣县全面进行了革命烈士的登记审批工作,1952年为苏区时时因肃反扩大化而被错杀的同志平反。1955年进行了第二次登记审批工作,并对6357户革命烈士家属(包括病故、失踪军人家属)进行了追恤工作。1975年进行了烈士普查,全...
3219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后,人民政府为了褒扬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教育后代继承革命烈士遗志,先后在赣州天竺山、江口、梅林、湖江、阳埠、茅店等地相继建立革命烈士纪念馆、碑、塔、墓,以便广大青少年和人民群众瞻仰缅怀,让革命烈士的英名流芳千古。
3220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老区建设
3221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在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赣县有三分之二的地区建立了苏维埃政府,辖20多万人口。红军北上抗日以后,遭到国民党政府的严重摧残,苏区人民为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3222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扶助老根据地人民重建家园,发展生产。1952年,国家拨给赣县老区生产资料补助费29244元,补助购买耕牛305头及其它生产生活资料等。同年7月,国家发给老区重点乡恢复建设经费26788元。
3223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1952年至1978年,国家拨给赣县老区建设经费219000元。其中修建房屋125000元,水土保持411000元,修建公路50000元,小型水电站3000元。另拨专款修建南塘平江大桥410000元,修建清溪新沙公路桥50000元。
3224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1980年8月,成立了“赣县革命老根据地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民政局内。1985年从民政局析出,升格为局级办公室。自1981年至1985年,全县扶助15个乡的老区建设资金218万元,重点扶助老区特困户8407户,老区优抚对象1586户。扶助...
3225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救济福利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