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5473 条 204 / 365
3046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1981年,城乡建设局内设环境保护办公室,有干部5人。近年添置了PH仪1台,大气采样泵1台,简易化学试剂和采样器具等环境保护监测设备,加强对工业“三废”污染的防治工作。县钨矿精选厂把含砷、铅及COD、PH值超标的废水引进沉淀池,并投放药品净...
3047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东晋以后,赣县县城一直为郡府治所,商业重镇,是江西南部最大的工农产品聚散地,为中原通闽粤之要道。富商巨贾络绎于途,沟通了湘粤浙闽间的贸易。
3048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清代政府颁布奖励实业政策后,县内富户纷纷经商,外地商贾也麇集赣城,开店兴铺,坐商经营,商业日趋繁荣。清末民初,县城已形成货栈、船行、渔行、百货、土产、糖业、布业、糕点、酱园、饭庄、国药、杂货、造纸、纺织、铁器、缝纫、酿酒、屠宰、油坊等多种行...
3049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清代政府颁布奖励实业政策后,县内富户纷纷经商,外地商贾也麇集赣城,开店兴铺,坐商经营,商业日趋繁荣。清末民初,县城已形成货栈、船行、渔行、百货、土产、糖业、布业、糕点、酱园、饭庄、国药、杂货、造纸、纺织、铁器、缝纫、酿酒、屠宰、油坊等多种行...
3050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合作商店(组) 1955年,以合作商店或合作小组的形式对全县私营商业进行安排。全县组织起来的私商1161户。占98.8%;从业人员1379人,占99.14%。1968年,合用商店改为国营公司或供销社门市部,其从业人员全部下放农村。至1973...
3051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苏区消费合作社 1930年10月,县苏维埃政府在田村成立“赣县消费合作社”。随后在江口、清溪、白鹭、三溪、陂头、湖江、长洛、大埠、大都、建节、石芫、茅店、储潭、大田、良口等16个区和当时信康县所属今赣县范围内的牛岭(小坪),南区(韩坊)、下...
3052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国营商业包括商业局、物资局、外贸公司所经营的商业。
3053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赣县墟市以销售粮油和竹木、糖、土纸、水果等地方特产而吸引外商。据史志载:明清时墟市多在四乡较适中之地或寺庙所在地,一般是三天逢一次墟期,相邻的墟市的墟期分别为农历的“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或“四、七、十”。墟市除有固定...
3054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赣县墟市以销售粮油和竹木、糖、土纸、水果等地方特产而吸引外商。据史志载:明清时墟市多在四乡较适中之地或寺庙所在地,一般是三天逢一次墟期,相邻的墟市的墟期分别为农历的“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或“四、七、十”。墟市除有固定...
3055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集市贸易主要是农副产品、手工业品、工业品,小卖小买,互成交易,互通有无。各墟场交换的主要土特产品有:王母渡、湖江、江口的红瓜子;阳埠、王母渡的腐竹;田村、南塘、沙地的稻谷;长洛、沙地;大埠、湖江的茶油;江口、茅店的土糖(甘蔗)、黄麻;韩坊、...
3056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唐代,赣县私商行业经营粮食、竹木、水果、家禽家畜和茶叶、红瓜子、笋干、香菇、木耳、桐油、土纸等土特产品。宋元时期,县“虔州七里窑”生产的黑釉瓷,曾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运销国外市场。
3057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唐代,赣县私商行业经营粮食、竹木、水果、家禽家畜和茶叶、红瓜子、笋干、香菇、木耳、桐油、土纸等土特产品。宋元时期,县“虔州七里窑”生产的黑釉瓷,曾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运销国外市场。
3058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后,为了恢复和促进农业生产,县人民政府通过供销合作社,对农业生产资料组织供应。1952年县合作总社专门设立生产资料经理部,经营农具、肥料、石灰并首次供应化学肥料。
3059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金属材料主要经营品种有14个,即钢材(包括金属制品)、有色原料(铜、铅、铝、锌、锡)、有色材料(铜材、铝材、铅材)、炉料(生铁、焦炭、铁合金)和硬质合金等。1985年供应的钢材量719吨,生铁134吨,焦炭43吨,与1964年比较,分别增长...
3060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1957年以前,县内所需五金交电商品,由地区及赣州市五交化商店零售供应。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