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5473 条 192 / 365
2866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附录
附:潭、洲、滩
2867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赣县属中亚热带丘陵山区季风湿润气候区。其气候特征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降水充沛,无霜期长,太阳辐射较弱,冷暖变化显著,降水变率大。简言之,春早夏长,秋短冬暖,春夏之交多洪涝,秋冬两季雨量稀。四季特征:冬季天气干燥寒冷,受西伯利亚...
2868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赣县属中亚热带丘陵山区季风湿润气候区。其气候特征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降水充沛,无霜期长,太阳辐射较弱,冷暖变化显著,降水变率大。简言之,春早夏长,秋短冬暖,春夏之交多洪涝,秋冬两季雨量稀。四季特征:冬季天气干燥寒冷,受西伯利亚...
2869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日照太阳辐射年平均总量为111千卡/平方厘米。7月太阳总辐射量最大,为14.9千卡/平方厘米,占年辐射量的13%。2月最小,为5.6千卡/平方厘米,占年辐射量的5%。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摄氏度的太阳辐射总量达109.4千卡/平方厘米,占年...
2870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春寒 3—4月,冷暖空气交替频繁,天气多变,冷空气入侵后,易形成春寒。按出现时间可分为三类:惊蛰寒、春分寒、清明寒。1951—1980年共出现惊蛰寒25次,春分寒6次,清明寒3次。春寒常有出现,春分寒和春分寒连清明寒危害严重。1976年的春...
2871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1964年陈推诚参加“全国物候观测网”,开始观测赣县物候现象。“文化大革命”期间中断,1978年恢复。
2872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县域属中亚热带丘陵山区季风湿润气候区。在亚热带生物群落的影响下,赣县所形成的地带性土壤是红壤。此外还有非地带性的岩成土壤,如紫色土、石灰土等,以及人类生产活动影响下所形成的农业土壤水稻土和各种旱作土壤类型。
2873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县域属中亚热带丘陵山区季风湿润气候区。在亚热带生物群落的影响下,赣县所形成的地带性土壤是红壤。此外还有非地带性的岩成土壤,如紫色土、石灰土等,以及人类生产活动影响下所形成的农业土壤水稻土和各种旱作土壤类型。
2874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植被赣县位于亚热带南部,气候优越,具有植物生长的有利条件。森林植被类型多样,种属繁多。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境内原生常绿阔叶林被破坏,仅在南部山区残存次生常绿阔叶林,种类有壳斗科的红栲、青〓栎、槠栗和红桐;樟科的樟树、檫树和山苍子;山茶...
2875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水总量县内水资源很丰富,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过境水三个部分。
2876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水总量县内水资源很丰富,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过境水三个部分。
2877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赣县矿产资源丰富,钨、铜、煤等矿产开采历史较早。经多年地质普查勘探,又有不少新发现。除上述矿产外,还有稀土、铋、锡、钼、铅、钴、铁、金、银等金属矿产,萤石、黄铁矿、石灰岩、重晶石、硫黄、钾、高岭土、铸石、卤水等非金属和泥炭矿产。已知矿床(点...
2878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珍稀树种赣县保有树种80科,约350种。属国家二类保护树种有银杏、野茶树、三尖杉和福建柏;三类保护树种有天竺桂、凹叶厚朴、花榈木、桢南、南方铁杉和半枫荷。珍稀树种有竹柏、木莲、红楠、檫树、木兰、南酸枣、猴欢喜、山拐枣、白克木、紫树、圆柏、玉...
2879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野禽主要有八哥、白鹭、麻雀、喜鹊、乌鸦、鹧鸪、竹鸡、野鸡、大杜鹃、杜鹃、乌鸫、翠乌、黄鹂、猫头鹰、画眉、燕、斑鸠、白劳、白鹇、鹰、鹞、啄木鸟、白头翁、蜡嘴、鹌鹑、夜鹰、鹡鸰、水鸭等。因森林覆盖率下降,农作物普遍使用剧毒农药和人工滥捕,鸟类数...
2880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赣县自然灾害主要有水、旱、虫、雹、霜、冻、风、雷等,其中水旱灾危害最为严重。自晋太元八年(383)至1949年,史料有记载的水灾共59次。1949年以后至1985年,发生水灾23次,其中较大的6次,严重的3次。干旱较频繁,1951—1985...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