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1736 条
2023年
1736 条

事件类型

颗粒列表

共 1736 条 48 / 116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706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 类型: 政治事件
1969年9月,“工联总”、“反逆流”、“宁联总”等“造反派”组织先后宣布解散。
707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 类型: 科技事件
1969年,由王本立主持的宁波立体研究小组(1970年改称“宁波立体显示技术研究所”)研制成功11个镜头同步拍摄的立体照相机。1974—1976年,又研制成国内第一架X线立体透视机。
708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 类型: 政治事件
1970年1月28日,市区人民公社改称为“区”,海曙公社革命委员会改为“海曙区革命委员会”;镇明公社革命委员会改为“镇明区革命委员会”。海曙、镇明两区先后召开党员大会,分别选举产生中共海曙区、镇明区委员会。2月21日,两区革委会建立核心小组...
709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 类型: 社会事件
1970年1月30日,宁波人民广播站在镇明辖区内建立。
710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 类型: 军事事件
1970年1月,公社人民武装部改称为“区人民武装部”。
711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 类型: 军事事件
1970年5月13日,海曙、镇明两区人民武装部恢复建制。
712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 类型: 政治事件
1970年7月15日,经市革委会决定,原来由宁波市海曙区公社领导管理、“文化大革命”期间划入市属各局的原社队企业(其后称“乡镇企业”。已撤销、合并的除外),从8月1日起,一律划归原所属各区。
713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 类型: 文化事件
1970年8月1日,宁波市海曙区举办中小学教师“毛泽东思想学习班”,为期40天,开展“一打三反”(打击反革命破坏活动、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运动。教职员工队伍中有110人(包括江东、江北区)被定为“阶级敌人”。
714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 类型: 经济事件
1970年9月30日,三孔双曲拱反帝桥(即新江桥)建成通车。
715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 类型: 社会事件
1970年12月26日,宁波电视转播台建成,转播上海电视台节目。台址位于境内解放南路。
716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 类型: 政治事件
1971年2月20日,镇明区召开“一打三反”运动落实政策宽严大会。会上重点批判了3名现行反革命犯罪分子,对14名犯罪分子宣布了处理决定。
717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 类型: 政治事件
1971年3月4日,海曙、镇明两区下属街道党组织恢复活动。同时,共青团和妇女组织也开始恢复活动。
718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 类型: 政治事件
1971年6月、7月,海曙、镇明两区先后召开全区首次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有军代表参加的两区区委领导班子。于化武为中共镇明区委书记,张立谟为中共海曙区委书记。
719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 类型: 社会事件
1971年7月,东方红大街(今中山东路)、延安路(今灵桥路)危房翻建列入市危房修建规划。1971年下半年先修建东方红大街东段南侧(东福园饭店至开明街口),全长544米,拆除危房17445平方米,翻建楼房13600平方米。1972年规划修建延...
720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 类型: 政治事件
1971年12月26日,海曙区委决定建立海曙区民兵警备营。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