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甫玉炼铜炼铁遗址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唯一号: 320935020210000287
作品名称: 苏甫玉炼铜炼铁遗址
文件路径: 3209/01/object/PDF/320910020210000015/001
起始页: 0222.pdf
分类: 遗址
分类号: K878.5
主题词: 作坊-文化遗址-中国

作品简介

“苏”为水,“甫玉”为“边缘”,即“水边”之意。其西紧靠库车河边的农舍田园。遗址南北长1公里多,宽500米,冶山重叠,堆堆相衔,积厚由几米到十几米不等。在铁渣堆内搜集到双耳陶罐、绿釉红陶、灰陶、粗沙黑陶、石磨1扇,完整的钵,半球形的石器、铜片、铜渣、铁块,可见这里是炼铁、炼铜同时进行的冶炼遗址。从所出土的文物看,至少在汉代已开始在此冶炼。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叙述了龟兹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成就及龟兹王室世系和其在维护统一方面做出的贡献,阐述了龟兹地区的历史。形成于中国历史上两汉时期的丝绸之路,是一条“古代和中世纪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经印度、中亚、西亚连接北非和欧洲,以丝绸贸易为主要媒介的文化交流之路”①。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为我们揭示出东西方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描绘出栩栩如生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画卷。纵观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它不仅凝结了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而且汲取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优秀的精神文化成果。可以说,“没有丝绸之路,就没有高度发展的丰富多彩的古代中华文明。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