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刺蛾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阿克苏地区果树主要病虫草害原色图谱》
唯一号: 320934020210000235
专题名称: 黄刺蛾
文件路径: 3209/01/object/PDF/320910020210000016/001
起始页: 0060.pdf
专题类型: 动物

专题描述

学名 Cnidoccampa flavescens Walker 分类地位 鳞翅目 Lepidoptera刺蛾科 Limacodidae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7m左右,翅展34m左右。头、胸体部黄色,腹部黄褐色。翅面有倒V字型色斜纹,另有两褐点。卵长径约1m,扁平,椭圆形,初黄绿色,后变黑褐色。幼虫体长约22m,头小、淡褐色。胸、腹部肥大,黄绿色。体被有个似哑铃形状的紫褐色花纹。蛹长12m,椭圆形,黄褐色。茧灰白色,质地坚硬,表面光滑,茧壳上有几道褐色长短不一的纵纹,形似雀蛋。 发生规律 黄刺蛾在阿克苏地区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树体枝干上结茧越冬。翌年4月下旬至5月初化蛹,5月中下旬至6月初成虫羽化,6月中下旬产卵(散产),卵期约6天。6月底至7月初幼虫孵化,幼虫共7龄,初孵幼虫群栖为害,4龄后分散为害。幼虫危害时间为6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 9月下旬至10月初幼虫老熟并寻找适宜枝条结茧越冬,茧质地坚硬。黄刺蛾又名痒辣子、毒毛虫等,幼虫体上有毒毛易引起人的皮肤痛痒。初孵幼虫啃食叶片,使叶片呈白色透明网状。大龄幼虫分散为害,常把叶片吃成孔洞,影响果树正常生长。 危害寄主 食性杂,危害核桃、桃、梨、苹果、杏、红枣等果树。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 人工剪除枝条上的越冬虫茧;摘除初孵幼虫的叶片,消灭虫源,减轻危害。 2.诱杀成虫 用杀虫灯诱杀成虫。诱杀一对成虫,可减少几十粒卵,降低下代虫口密度。 3.保护天敌 如螳螂、胡蜂、益鸟、步甲等,增益控害。 4.药剂防治 幼虫发生初期为防治关键时期。使用2.5%溴菊酯(敌杀死)2000倍液、4.5%高效氰氰菊酯1000倍液、25%氰氟氰菊酯(功夫)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

知识出处

阿克苏地区果树主要病虫草害原色图谱

《阿克苏地区果树主要病虫草害原色图谱》

本书介绍了阿克苏地果业病虫草害发生实际及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选择了地区范围内林果业生产中主要、常见、多发的病虫草害种类,既有识别知识也有防治要点,侧重于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简单易懂便于掌握,旨在提高基层植保人员和广大果农技术水平,进一步增强病虫草害综合防控能力,促进和保障地区林果业健康持续发展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