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图澄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唯一号: 320930020210000169
人物姓名: 佛图澄
文件路径: 3209/01/object/PDF/320910020210000015/001
起始页: 0294.pdf
卒年: 348年
籍贯: 西域

传略

佛图澄(232~348年)。《高僧传》说他本姓帛,西域人。帛姓即白姓,同音异译,是古代龟兹最大的姓,可知佛图澄是龟兹人。少时出家,曾到屙宾受教,聪颖多才,能诵经数百万言,并能解得文义,一时名震西域。那么他在西域传播的佛教是什么样的佛教呢?《高僧传》指出他“善诵神咒,能役使鬼物。以麻油燕脂涂掌,千里外事皆彻见掌中”。又能“听铃音以言事,无不效验”。以及观天象定吉凶,命龙王出水降雨,与天神交往等等,充满着妖妄、诡秘的神话,用以震动人主和人民视听,由于佛教进入龟兹地区,是一种外来宗教,为了站稳脚跟,不能不借助于咒法神通之力。即把原始巫术渗入佛教,借以广吸徒众。实际已开密教的先河,同时律藏也是佛图澄宣教内容之一。 不管佛图澄本人是否相信这一套神通咒法,在当时的社会中他只有这样做,才能赢得社会和人民的信仰,因而佛图澄于晋怀帝永嘉四年(310年)前往洛阳宣传佛教时仍借此为弘教手段。当佛图澄通过后赵石勒部下信佛的郭黑略荐见石勒时“(石勒)召澄问曰:‘佛道有何灵验?’澄知勒不达深理,正可以道术为证。因而言曰:‘至道虽远,亦可以近事为证。’即取应器盛水烧香咒之,须臾生青莲花,光色耀目。勒由此信服”①。于是石勒尊之为“大和尚”,“有事必咨而后行”。令佛图澄直接参与灭刘曜,内平叛乱等军政要务。还把他的多个稚子养在寺中,并亲自诣寺灌佛为儿发愿。石虎继位,更加暴虐无道,为了掩盖他的罪行,更要拉拢以慈悲为怀宣称的佛教作虎皮,因而对佛图澄倍为推崇,尊为“国之大宝”,“衣以绫锦,乘以雕辇,朝会之日,和上升殿,常侍以下,悉助举舆,太子诸公扶翼而上,主者唱大和尚至,众坐皆起,还派高官前往朝夕问候。太子诸公,更五日一朝”。面对这样的暴君,佛图澄向石勒父子宣讲“帝王事佛”之术在于“体恭心顺,显扬三宝”,敦劝石勒效“王者”行“德化”,石勒听佛图澄的劝谏后,“凡应被诛余残,蒙其益者,十有八九”。佛图澄对残暴更甚于石勒的石虎更露骨指出“布政猛烈,淫刑酷滥,显违圣典,幽背法戒,不自惩革,终无福祐”。石虎的淫威也不得不有所收敛,“虽不能尽从,而为益不少”①。在这些方面,佛图澄在宣扬佛教的同时,为中原人民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 由于佛图澄在中原的布教,赢得了名声,提高了在佛教界的地位,从而天竺、康居等地数十名僧,远道前往佛图澄处,亲聆教益;道安、竺法雅等内地名僧也前往听澄讲说。佛图澄都能“妙解深经,旁通世论。讲说之日,止标宗致,使始末文言昭然可了”。可见佛图澄善于从佛教发展实际,结合中原社会实情,深入浅出使听众动容,所以他的声望远播内外,前后门徒几近一万,所历州郡兴立佛寺893所。 佛图澄为了收门徒,不能不持戒甚严,曾与净检尼一起为当时兵部令女儿比丘尼首受戒,道安也曾为比丘大戒事就教于佛图澄。这不仅表明佛图澄在中原阐扬了戒律,同时也可知在龟兹实行的一套戒律传到了中原。 佛图澄自公元310年至中原以咒法神术宣传佛教,到后赵十四年(348年)逝世时,在中原各地活动三十多年,以巫术神异宣扬佛教,既得到了帝王的信任,又广收了门徒,并把龟兹、印度传布的律藏、密教也带到了中原,给中国早期佛教产生了深远影响。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叙述了龟兹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成就及龟兹王室世系和其在维护统一方面做出的贡献,阐述了龟兹地区的历史。形成于中国历史上两汉时期的丝绸之路,是一条“古代和中世纪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经印度、中亚、西亚连接北非和欧洲,以丝绸贸易为主要媒介的文化交流之路”①。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为我们揭示出东西方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描绘出栩栩如生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画卷。纵观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它不仅凝结了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而且汲取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优秀的精神文化成果。可以说,“没有丝绸之路,就没有高度发展的丰富多彩的古代中华文明。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