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严格依法行政,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展望“十二五”》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5292
颗粒名称: 第十二章 严格依法行政,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分类号: D668
页数: 3
页码: 74-76
摘要: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进一步巩固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强化和创新社会管理,为阿克苏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坚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权。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宗教信仰政策,大力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把民族团结融入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教工作,高度重视民族宗教工作,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倡导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宗教习俗。建立和完善规划评估修订机制。
关键词: 阿克苏 依法行政 社会环境

内容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进一步巩固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强化和创新社会管理,为阿克苏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
  第一节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坚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权。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作用。加强基层民主,实行基层组织公共事业和公益事业民主自治,完善农村村民自治制度,推进社区居民自治,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全面推进政务、厂务、村务公开。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
  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扩大社会管理公众参与度。加强基层政权和组织建设,加快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综合服务设施和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一体化建设,实施好困难地区基层组织、基层政权以及干部周转宿舍建设,改善基层党校办学条件。加强社区建设和社会组织建设,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坚持培育发展与管理监督并重,积极促进行业协会、学会、公益慈善等各种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鼓励和支持其依法自主参与社会管理。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推进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加强党外干部和党外知识分子队伍建设,做好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宗教信仰政策,大力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把民族团结融入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认真做好防范和处理邪
  地区工商局开展“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活动”
  教工作,高度重视民族宗教工作,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倡导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宗教习俗。
  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加强司法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立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和决策跟踪反馈、评价及责任追究制度,完善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快建设法制政府。完善司法制度,维护司法公正。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在全社会形成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第二节 增强社会建设的管理能力
  深化反恐严打斗争,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工作,有效融合社会信息资源,不断扩大信息网络覆盖面,构筑起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社会稳定信息网络,主动掌握对敌斗争主动权。健全完善党委、政府领导下的军警民集中、统一、高效的指挥体系,强化应急处突工作和加强社会风险评估、安全预警制度建设,实现社会动员、快速反应、应急处置的整体联动和有效衔接,有力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政法机关能力建设,提高政法队伍战斗力,打牢维护稳定的坚实基础,巩固维护稳定的坚固防线。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建立完善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相互衔接联动的“大调解”体系,有效整合信访资源,最大限度地把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强化各级党员、干部自觉履行维护团结稳定的社会责任,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全面落实,维护社会稳定的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充分发动群众,完善群防群治网络体系,在全地区形成“不愿、不能、不敢”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局面。着力构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在全地区形成报警与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构建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社会安全应急体系。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坚决杜绝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建立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解决好土地征用、城镇拆迁及拖欠农民工工资等矛盾和问题,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发生。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提升群众安全感,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加强社区矫正工作,切实推进安置帮教转化工作。
  第三节 加快推进“平安阿克苏”建设
  切实加强矿山等高危行业和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到2015年末亿元GDP死亡率降低35%。建立健全社会预警、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社会动员和稳定保障机制,提升装备技术水平,提高气象、地震、消防、地质监测的准确应急服务能力,全方位推进社会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全面推动质量兴县(市)工程,大力抓好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和全民国防教育,广泛开展双拥共建活动。
  第四节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干部人才队伍、基层组织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健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用人导向。
  第五节 增强规划实施的执行能力 充分发挥年度计划、专项规划落实总体规划的作用,把纲要提出的任务目标分解到年度计划中,保持规划实施的连续性;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必须与总体规划相衔接,保证重点领域规划目标的实现,形成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年度规划落实总体规划的合力。加强对规划实施过程的监督检查。实行规划执行情况目标考核责任制,分解规划确定的发展战略、任务和要求,落实到相关部门,并列入考核目标。规划主管部门跟踪总体规划的执行情况,加强对速度、效益、就业、价格等指标的监测预警,定期向行署报告,及时向社会发布,接受人大、政协对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相关单位要负责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的分析,并接受规划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加强对规划的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规划的宣传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使实施规划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各县(市)、各部门要提高规划实施的法制意识,树立长远发展观念,自觉以规划指导各项工作,增强工作的系统性和连续性,结合实际,贯彻落实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
  建立和完善规划评估修订机制。建立规划中期评估制度,总体规划由行署组织评估,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由规划编制部门组织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规划进行调整修订。当经济运行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由于其他重要原因使经济运行偏离规划目标太大时,行署及时提出调整方案,报请地区人大工委审议批准实施。

知识出处

展望“十二五”

《展望“十二五”》

《展望“十二五”》收录了阿克苏地区十二五期间规划报告,这些工作报告通过翔实的数据和资料,对五年来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成就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分析。

阅读

相关地名

阿克苏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