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加强资源范约和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展望“十二五”》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5269
颗粒名称: 第八章 加强资源范约和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分类号: D668
页数: 3
页码: 64-66
摘要: 牢固树立“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理念,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变,努力缓解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确保人民生产生活安全健康,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完善总量审核制度,实施排污许可管理。加强对工业环保设施运行状况的监督,确保设施正常运行。严格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加强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的监督检查和大型工程施工现场的监察,落实恢复和修复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生态扰动。加大对自然保护区和区域特殊自然资源保护,重点加强湿地保护。在重点风沙区域实施林草植被恢复和种植工程,在沙漠及沙漠边缘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到2015年实施生态修复面积达36万亩。
关键词: 阿克苏 环境保护 加强资源

内容

牢固树立“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理念,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变,努力缓解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确保人民生产生活安全健康,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第一节 坚持科学发展,强化环境管理
  将区域经济规划与环境保护目标有机结合,强化行业(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科学、合理布局行业(产业)及其产业链,从源头、过程控制及末端治理三大环节预防、控制或杜绝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制定符合地区发展实际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严格控制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依据环境承载力,实行分区管制,按区域分阶段、分行业逐步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完善总量审核制度,实施排污许可管理。严格执行投资项目用地、节能、环保、安全等准入标准,强化节能评估,禁止不符合国家、自治区和地区产业政策,已列入淘汰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目录的项目建设。加强环境保护监管能力建设,完善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控和环境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加强节能和环境统计、宣传教育等环境管理支撑体系建设。
  实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开展企业、园区、社会三个层面的循环经济试点工作,以工业园区为重点,以行业龙头企业、重点企业为先导,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和生态环境要求,进行产品和工业区的设计与改造,引导和促进工业园区向循环经济园区升级。
  第二节 以工业为重点,加强节能减排
  加强对工业环保设施运行状况的监督,确保设施正常运行。加强重点污染行业的环境监督管理,造纸、食品、火电、水泥等重点污染行业实现污染物排放全面达标。优化高耗水、重污染工业项目的布局与发展,淘汰效率低、能耗高、污染严重的老火电机组和小造纸企业,积极推进燃煤电厂脱硫、除尘,力争把冶金、石油化工、建材行业的污染排放强度控制在全国、自治区及地区平均水平以内。继续清理、整顿排污量大、污染严重、经济效益低下的小企业,支持采用先进工艺的大中型企业的发展。规范工业园区建设,预防布局性、结构性污染,促进煤电、煤化工产业的聚集建设、规模发展,避开环境敏感区,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对传统、特色资源利用产业,推行集群发展,防止污染扩散,控制结构性污染增长。
  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为中心,积极改变城市能源结构,控制城市燃煤总量,限制原煤散烧,加快推进城市天然气使用,积极促进风能、地热等清洁、可再生能源的扩大利用。以确保饮水安全为重点,科学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加强对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监督管理,搬迁、关停水源保护区内的污染企业和污染源,在饮用水水源地及其周边500米范围内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和生物化学抑制剂,严格控制各类化肥的施用量。加强对地下水污染的动态监测,禁止利用渗坑、渗井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严格控制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土地利用、植被破坏等开发活动,禁止向饮用水源保护区排放污染物,严禁污染地下水。落实塔里木河流域各水系和流域的水污染防治计划,加强对工业、生活污水排放控制与处理,降低流经城市河流的污染程度。进一步强化对流入湖库的污水监控,提高城市下游湖泊、水库的水质。加强重点水污染工业企业的监督管理,实行污染源在线监控,鼓励造纸、食品等工业企业用水重复利用和中水回用。对新建项目,坚持“以新带老”,实现增产不增污和增产减污。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强化运行管理,完善管网建设,因地制宜地建设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加强对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强化监督管理。继续鼓励和支持污水处理收费和污水产业化制度改革,保障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推动处理后污水综合利用。
  加强固体废物管理,积极推进危险废物、城市垃圾与医疗废物处置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不断提高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到2015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100%。
  第三节 遵循生态规律,加强环境保护
  以城市为重点,规划、建设穿越城市的人工河流、公园、街心花园、绿地广场,提高城市绿地覆盖率。稳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行“以奖促治”,集中整治危害严重的环境问题,实行“以奖代补”,鼓励开展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示范创建,建设清洁家园;大力推进生态养殖,强化养殖业污染防治,鼓励建设生态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通过发展沼气、生产有机肥和无害化畜禽粪便还田等综合利用方式,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严格控制粮食和蔬菜的污水灌溉,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产业,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预防土地沙漠化、荒漠化、水土流失,强化人工防护林、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建设。以地域性水资源的科学、有效开发、利用为抓手,合理调控水资源在区域、流域的分布;确定足够的生态用水量,促进原生、次生天然林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鼓励企业、集体和个人在沙漠、荒漠边缘及其与绿洲间的过渡带
  温宿天山神木园风光开展林草开发建设。积极发展农村生物质能,推广沼气使用和秸杆还田等综合利用。积极推进草场置换项目,缓解沙漠性、荒漠性草场过度放牧的压力。
  严格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加强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的监督检查和大型工程施工现场的监察,落实恢复和修复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生态扰动。加大对自然保护区和区域特殊自然资源保护,重点加强湿地保护。加强风沙区生态保护和修复,以塔里木河中下游综合治理区和塔里木盆地边缘风沙治理区为重点区域,推进土地荒漠化治理,全面实施公益林保护工程。在重点风沙区域实施林草植被恢复和种植工程,在沙漠及沙漠边缘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到2015年实施生态修复面积达36万亩。加强草场休牧制度,减轻天然草地的压力。加强对土地开发的环境管理,对新开发土地要监督实行林网配套、防护林建设工程。鼓励植物可再生资源生产基地建设,切实保护好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以塔里木河流域所属水系及源头区、天然及人工湖泊、水库等重要湿地为重点保护区域,防止植被与生态系统的破坏及其导致的水土流失。以温宿、拜城、库车三县煤炭资源开发、金属和非金属资源开发区域为重点保护地带,禁止在地裂缝、地面塌陷与沉降区、崩塌区、滑坡区、泥石流区矿产开采行为,禁止一切形式的乱开乱采和弃石、尾矿随意弃置行为。以库车、拜城、沙雅、新和、温宿五县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区为重点,加强对湿地、野生动植物、自然与人工生态的保护。

知识出处

展望“十二五”

《展望“十二五”》

《展望“十二五”》收录了阿克苏地区十二五期间规划报告,这些工作报告通过翔实的数据和资料,对五年来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成就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分析。

阅读

相关地名

阿克苏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