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胃及其消化系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疆古生态地理群的新发现及其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5051
颗粒名称: (一)胃及其消化系统
分类号: K901.6
页数: 3
页码: 134-136
摘要: 食管与小肠间的消化道为胃,大部分为囊状,前端与食管相接于贲门,后端与小肠相接于幽门。胃是动物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肩鳍类内脏化石中,主要部分胃及肠和胰腺都是十分清晰的,这就与其他动物胃及消化系统的对比提供了条件。根据资料,不同种类的动物胃的形态、构造、功能等各不相同,胃的大小随动物年龄的不同,动物种类的不同各有区别。其中鲈鱼幽门端于胃囊靠上的位置,并有3个幽门盲囊,鲛类与蝾螈则无。通过肩鳍类胃的大弯与小弯和人类胃的大弯与小弯的对比,不难看出肩鳍类已经很先进了。要知道肩鳍类化石内脏中的胃,是在距今2.7亿年前的二叠纪地层中出土的,其形态构造如此接近高等哺乳类,这是动物演化中的重大发现。
关键词: 新疆 消化系统

内容

食管与小肠间的消化道为胃,大部分为囊状,前端与食管相接于贲门,后端与小肠相接于幽门。胃是动物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
  脊椎动物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
  肩鳍类内脏化石中,主要部分胃及肠和胰腺都是十分清晰的,这就与其他动物胃及消化系统的对比提供了条件。
  根据资料,不同种类的动物胃的形态、构造、功能等各不相同,胃的大小随动物年龄的不同,动物种类的不同各有区别。胃的形态、构造、功能,通过对比可以区别它们在分类上的差异性。肩鳍类胃的形态、构造、功能与其他动物相对比,如:与鲈鱼的消化道、胃的形态构造,鲛类胃的形态构造,两栖类有尾目 ——蝾螈胃的形态构造等,见图 7-36。
  从胃的形态和构造对比中可以看出,鲈鱼、鲛类、蝾螈的胃形态构造均较接近。其中鲈鱼幽门端于胃囊靠上的位置,并有3个幽门盲囊,鲛类与蝾螈则无。
  肩鳍类化石中的胃,与其上述动物则大不相同。如肩鳍类内脏图 7-30、图7-31化石中的胃形态及其构造,见图 7-37。
  从肩鳍类内脏化石上清楚地看到:肩鳍类的胃从形态、构造的演化上,已经明显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以分清食管、贲门端、胃底、胃大弯、胃小弯(开扩)、幽门端,它与高等哺乳类胃的形态、胃的构造非常接近,且非常相似。肩鳍类的胃形态、胃构造比鲛类及两栖类有尾目蝾螈的胃要进步得多。如果以胃的形态构造作为分类的依据,那么肩鳍类起码不再是两栖类了,很可能是一种爬行类的象征。尽管如此,动物演化进入到高等阶段,其胃的形态构造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如鸟类及哺乳类中的食草动物反刍类的胃,在胃的形态、胃的构造上极其特殊,见图 7-38。
  鸡和其他鸟类一般只有嗦囊及砂囊之间的前胃,呈小袋状,其胃的形态和构造与其他四足类截然不同。牛及其他食草的反刍类,有4个胃,即瘤胃、网胃、重瓣胃、皱胃,与其他高等哺乳类的胃形态、构造也不相同。但肩鳍类胃的形态构造,与其他高等哺乳类相比较,其构造十分近似于有些哺乳类的胃及人的胃,从化石上可明显地分清:食管、胃底、贲门端、幽门端,开扩的胃小弯等部位。但肩鳍类的胃体形态与高等哺乳类还有明显的差异,如肩鳍类胃小弯开扩平直稍上拱,胃底下垂,幽门端上翘,横卧腹腔,见图 7-39。
  通过肩鳍类胃的大弯与小弯和人类胃的大弯与小弯的对比,不难看出肩鳍类已经很先进了。要知道肩鳍类化石内脏中的胃,是在距今2.7亿年前的二叠纪地层中出土的,其形态构造如此接近高等哺乳类,这是动物演化中的重大发现。

知识出处

新疆古生态地理群的新发现及其研究

《新疆古生态地理群的新发现及其研究》

出版者:新疆科学技术

古生态地理是以古生态学与古地理学为依据,探讨地质史上生物圈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和生存、发展、演化等规律的科学。开展古生态地理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人类和生物的物种起源,给社会发展提供历史的科学论据,为地理学的研究领域开辟一条新路。

阅读

相关地名

新疆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