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腹腔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疆古生态地理群的新发现及其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5044
颗粒名称: (二)腹腔部
分类号: K901.6
页数: 2
页码: 130-131
摘要: 胃为腹腔内消化系统的核心。从化石上观察肩鳍类胃的形状,非常完整清晰,由于页岩岩石的劈开,在图7-30和图7-31上均有压模痕迹,同时露出了胃的纵剖面。食管保持原状,贲门部位纵切开至幽门位置,幽门至十二指肠位置保持肠管原状。小鱼的椎骨整体保留胃中,证明鱼类是它食物链终端的主体营养级,同时证明其猎食方式是吞咽。从化石上观察,肩鳍类胃的形态及胃的构造,在演化上已经十分先进。从化石上观察小肠好像很短,从图7-30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胃下部有扭曲在一起的肠管,从图7-30中可看到胰腺。无论演化过程如何变化,它们的生命过程,总是要靠生物自身的系统来维持。
关键词: 新疆 肩鳍类 腹腔部

内容

通过图7­30、图7­31对比,腹腔部主要是由胃、小肠、大肠(与泄殖腔合一)及其他消化附件等脏器组成。胃为腹腔内消化系统的核心。从化石上观察肩鳍类胃的形状,非常完整清晰,由于页岩岩石的劈开,在图7­30和图7­31上均有压模痕迹,同时露出了胃的纵剖面。食管保持原状,贲门部位纵切开至幽门位置,幽门至十二指肠位置保持肠管原状。纵剖的胃腔内,在图7­30、图7­31中均可看到消化残留的鱼骨鱼刺。小鱼的椎骨整体保留胃中,证明鱼类是它食物链终端的主体营养级,同时证明其猎食方式是吞咽。从食管到十二指肠自图7­30、图7­31对比,胃的形状一致,有胃底但不及高等动物的胃底大,胃大弯清楚,胃小弯开扩稍有向上鼓起。从化石上观察,肩鳍类胃的形态及胃的构造,在演化上已经十分先进。它与两栖类大不相同,两栖类的胃,其形态与构造均极其简单,只是呈口袋状。从肩鳍类内脏化石上观察到的胃形态及胃构造证明,肩鳍类的演化很可能已经进入爬行类了。肩鳍类的内脏化石图(图7­30、图7­31)对照自身脏器,还可以观察到胃的下部脏器组织,如小肠、胰腺等。从化石上观察小肠好像很短,从图7­30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胃下部有扭曲在一起的肠管,从图7­30中可看到胰腺。在腹腔胃的下部位置有一树枝状导管,可能是胰管,该管在右下分叉处,类似葡萄串的组织可能就是胰腺。它与高等动物的胰腺组织不同。根据上述化石判读,自有生物演化以来,从原始古脊椎动物到现代脊椎动物,它们的心脏、肺脏及胃等三大核心脏器,都随着进化在不断提高各自的生理功能;并且靠其提高的功能,维持其生命并延续其种群的遗传,在遗传过程中不断产生、演化、发展、灭绝,乃至再发展,再灭绝。无论演化过程如何变化,它们的生命过程,总是要靠生物自身的系统来维持。
  肩鳍类内脏化石的判读说明,它和其他古生物及现代生物一样,都是靠呼吸、循环、消化系统等维持其生命过程的。

知识出处

新疆古生态地理群的新发现及其研究

《新疆古生态地理群的新发现及其研究》

出版者:新疆科学技术

古生态地理是以古生态学与古地理学为依据,探讨地质史上生物圈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和生存、发展、演化等规律的科学。开展古生态地理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人类和生物的物种起源,给社会发展提供历史的科学论据,为地理学的研究领域开辟一条新路。

阅读

相关地名

新疆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