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口腔内舌结构及功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疆古生态地理群的新发现及其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5002
颗粒名称: (二)口腔内舌结构及功能
分类号: K901.6
页数: 2
页码: 88
摘要: 通过化石了解“蛙鲵”口腔内部结构是很困难的,幸运的是发掘了较完整的头部上、下盘化石,从而得以了解它口腔内部结构的机会,见图 6-13、图6-14。左右颌骨内口腔组织完整,在中舌两侧有形如香蕉状肌肉,肌肉外侧有较发育的颗粒状结构,可能是腺体组织,从图像分析,口腔内腺体组织较为发达。口腔中心部位有舌,舌有舌鞘,舌尖外露,指向咽喉,其作用有取食咽食的功能,又为陆地觅食昆虫的武器。舌的形态有明显的倒置,可能与捕食昆虫时倒转弹射有力有关。两侧的腺体可以提供足够的黏液于舌尖,增强捕虫时舌尖的黏度,将飞翔于水面或栖息于陆地的昆虫一举吞食,这一捕食生态特征,也是命名 “蛙鲵 ”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 新疆 口腔内舌 结构功能

内容

通过化石了解“蛙鲵”口腔内部结构是很困难的,幸运的是发掘了较完整的头部上、下盘化石,从而得以了解它口腔内部结构的机会,见图 6-13、图6-14。
  上盘:面颅、脑颅、眼眶骨、鳃骨清晰。下盘:下颌骨前端有齿,分别排列于口腔两侧。左右颌骨内口腔组织完整,在中舌两侧有形如香蕉状肌肉,肌肉外侧有较发育的颗粒状结构,可能是腺体组织,从图像分析,口腔内腺体组织较为发达。口腔中心部位有舌,舌有舌鞘,舌尖外露,指向咽喉,其作用有取食咽食的功能,又为陆地觅食昆虫的武器。舌的形态有明显的倒置,可能与捕食昆虫时倒转弹射有力有关。两侧的腺体可以提供足够的黏液于舌尖,增强捕虫时舌尖的黏度,将飞翔于水面或栖息于陆地的昆虫一举吞食,这一捕食生态特征,也是命名 “蛙鲵 ”的重要依据。根据上述化石资料,将其生态功能复原,见图 6-15

知识出处

新疆古生态地理群的新发现及其研究

《新疆古生态地理群的新发现及其研究》

出版者:新疆科学技术

古生态地理是以古生态学与古地理学为依据,探讨地质史上生物圈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和生存、发展、演化等规律的科学。开展古生态地理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人类和生物的物种起源,给社会发展提供历史的科学论据,为地理学的研究领域开辟一条新路。

阅读

相关地名

新疆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