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林水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阿克苏地区对外宣传选题库(二)》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4774
颗粒名称: 1、农林水牧
分类号: K294.54
页数: 5
页码: 100-104
摘要: “恰玛古”是新疆各族人民自古以来喜欢食用的主要蔬菜之一,虽然在全疆各地都有种植,但柯坪县阿恰乡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水土光热条件及无污染、无化学成份栽培的“恰玛古”口感纯正、味甜、肉质细嫩,且营养丰富,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B1、B2、维生素C及人体所需要的铁、钙、磷等成份,它具有性温排毒,促进消化,清肺、消肿、降血脂、抗癌等作用,号称“小人参”。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柯坪县进一步加大了名、优、特产品的开发力度,尤其加大了恰玛古的开发力度,并于1999年注册了“阿恰乐”恰玛古商标。同时,进一步扩大了恰玛古的种植面积,2000年一2002年,连续三年面积种植到了5000亩,年产恰玛古4000吨。
关键词: 阿克苏地区 柯坪县县 农村经济 农林水牧

内容

——发挥优势,做大做强恰玛古产业
  “恰玛古”是新疆各族人民自古以来喜欢食用的主要蔬菜之一,虽然在全疆各地都有种植,但柯坪县阿恰乡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水土光热条件及无污染、无化学成份栽培的“恰玛古”口感纯正、味甜、肉质细嫩,且营养丰富,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B1、B2、维生素C及人体所需要的铁、钙、磷等成份,它具有性温排毒,促进消化,清肺、消肿、降血脂、抗癌等作用,号称“小人参”。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柯坪县进一步加大了名、优、特产品的开发力度,尤其加大了恰玛古的开发力度,并于1999年注册了“阿恰乐”恰玛古商标。同时,进一步扩大了恰玛古的种植面积,2000年一2002年,连续三年面积种植到了5000亩,年产恰玛古4000吨。
  ——力争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
  长期以来,柯坪县委、人民政府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立足柯坪县艰苦的自然环境和恶劣的生态环境,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克服种种困难,坚持走开发式扶贫的路子,积极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加大科技扶贫的力度,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和林果业,狠抓科学种田、庭院经济、劳务输出、多种经营,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取得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良好局面,全县社会政治大局稳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截止2003年6月底,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4822万元(不变价,下同),同比增长7.8%,完成三干会任务的48.2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913万元,同比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397万元,同比增长率13.25%;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512万元,同比增长8.81%。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685元,完成三干会任务的43%,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41元,同比增长6.4%。
  柯坪县今年下半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的基本发展思路和工作任务是: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主题,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大力实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主攻畜牧业、林果业;深挖内潜,提高单产,增加总产,不断提高土地亩均效益;狠抓庭院经济,大搞劳务输出,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二、三产业推动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不断加快农牧民脱贫致富步伐。
  基于以上思路,柯坪县今后农村经济的总体目标是:力争在5年内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现在的1320元增加到3000元以上,年均增加300元以上,其中:畜牧业收入要达到农牧民纯收入的35%左右,林果业收入要达到20%左右,农村二、三产业收入要达到20%。
  为实现上述目标,柯坪县今后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要大胆突破往年以粮、棉为中心的思维定式和种植习惯,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将全县的农业经济结构由种植业向畜牧业、林果业的方向调整,要调优种植业,调大调强畜牧业、林果业。力争在2至3年内,使全县农业的粮、经、草比例达到1∶1∶1,尽快形成合理的三元结构。二是主攻畜牧业。大力提倡以家家户户为主的小规模、小群体、增加总量的农区畜牧业发展路子,力争在2至3年内,农民户均养羊达20只,养牛2头以上,人均占有牲畜达到6至8头只,年出栏50%以上。尽快使畜牧业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例达到35%以上。三是主攻林果业。在林果业发展上,仍然把久负盛名的柯坪杏作为全县林果业发展的主栽品种和主导产业,要下大力气,集中连片,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嫁接,通过粮果间作、套种等模式,大力发展杏产业。在果园的建设上要坚持高起点、进好地、大规模、品质优、产业化,逐步形成四乡一镇五大果园的规模优势。到2008年,全县优质杏园面积要达到5万亩以上,实现人均1.5亩优质杏园,农民人均仅此一项增收262元。到2010年,人均仅此一项收入达到千元以上。四是狠抓庭院经济。要坚持 “四个一 ”的发展模式,即:一群畜、一群禽、一片园、一片瓜菜的庭院经济模式,力争庭院养牛、养羊、养鸡、养鸽的数量逐年递增15%以上,到2007年养鸡、养鸽的数量达到20万只以上。使庭院经济成为继粮、棉、畜、林果业之后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补充部分,使庭院经济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例达到20%。五是大搞劳务输出,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部分农民善于在外地和本地做生意、信息灵通的优势,有针对性地跨乡镇组建农民经纪人队伍,促进订单农业迅猛发展。要进一步加大劳务输出力度,使全县三分之一的农民外出务工。通过各种劳务输出途径,努力使全年劳务输出创收达到700万元以上,农民人均增收200元。六是深挖内潜,精耕细作,进一步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亩均效益。按照王书记提出的“双高”要求,引导农民加大对农业的科技物化投入力度,科学种田,要抓好粮棉和各种特色农作物优质高产高效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着力在优化品种、科学栽培和管理上下功夫,狠抓节水灌溉、供水到户等各项节本增效措施的落实,力争在3至5年内粮食单产达到400公斤以上,棉花单产由现在的80公斤提高到120公斤以上。同时进一步加大复播力度,使全县的小麦地80%以上种植复播作物,努力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的亩均效益。七是依托杏子、恰玛古、羊肉、驼毛等优势,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一批龙头企业。逐步形成农户 ——基地 ——企业 ——市场的有效对接,带动全县的产业化经营。
  ——植树造林,保护生态(柯坪县)
  柯玛万亩义务植树造林基地工程
  柯坪县万亩义务植树造林基地位于柯坪县城东北角,总规划面积1万亩,计划5年建成。到目前为止,已投资345万元,建成林带4600亩。
  柯玛绿化工程始建于1986年,多年来,柯坪县历届县委、政府都十分重视柯玛的绿化工作,每年都带领全县干部职工克服严重缺水、风沙大、盐碱大等恶劣的自然条件,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打井修渠,植树造林,到1999年,已建成林带600余亩。从2000年开始,县委、政府提出了“柯玛万亩义务植树造林基地”的新构想,进一步加大了工程建设力度,并加大投入造林力度,每年全县干部职工的劳动时间都不低于40天。2003年春季,县委、政府再次投资135万元,新增灌水管道3.5公里,打机井3眼,购进各种绿化苗木18万株,全县干部职工奋战32天,新建林带1200亩。柯玛工程土壤和地下水的盐碱含量都十分高,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2003年,在总结几年来造林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因地选苗、挑选壮苗、及时灌水、加强管护的造林方针,并在实践中认真实施,从而大幅度提高了造林成活率。2003年,柯玛植树的总成活率上升到了87.5%,做到了栽植一片、管护一片、成活一片、受益一片。
  柯坪县计划在3至5年内力争建成省道308线绿化网络,并逐步完成各乡(镇)农田林网化建设,形成全县的防护林体系,使全县的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知识出处

阿克苏地区对外宣传选题库(二)

《阿克苏地区对外宣传选题库(二)》

本文记述了阿克苏地区的基本情况,国民经济发展以及阿克苏各县的农村经济,农林水牧还有精神文明的情况。包括阿克苏市基本情况和国民经济发展,库车县的基本情况和国民经济发展,沙雅县的基本情况和国民经济发展,新和县的基本情况和国民经济发展,拜城县的新和县的基本情况和国民经济发展,温宿县的基本情况和国民经济发展,阿瓦提县的基本情况和国民经济发展,乌什县的基本情况和国民经济发展,柯坪县的基本情况和国民经济发展等内容. 的 的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