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丝路重镇话新和》 图书 |
唯一号: | 320920020210004419 |
颗粒名称: | 二、“五旦”“七调”乐理 |
分类号: | J613 |
页数: | 4 |
页码: | 74-77 |
摘要: | 龟兹乐理传播者当首推苏祗婆。常任侠以苏祗婆当琵琶王曹妙达⑥。何昌林《苏祗婆其人》认为苏祗婆即白智通。《旧唐书·音乐志》载:“周武帝聘虏女为后,西域诸国来,于是龟兹、疏勒、安国、康国之乐大聚长安,胡儿令羯人白智通教习,颇杂以新声。”从此龟兹乐律乐理传入宫廷。《隋书·音乐志》载郑译转述苏祗婆的“五旦”、“七调”、“七声”乐理:“先是周武帝时,有龟兹人曰苏祗婆,从突厥皇后入国,善胡琵琶,听其所奏,一均之中,间有七声,因而问之,答云:‘父在西域,称为知音,代相传习,调七种。’”以其七调,勘校七声,冥若合符。一曰娑陀力,华言平声,即南宫声也。 |
关键词: | “五旦” “七调” 乐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