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参加边区外线作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五九旅光辉战斗历程》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72483
颗粒名称: (五)参加边区外线作战
分类号: K825;F426;E297
页数: 10
页码: 113-122
摘要: 一是挺进黄龙攻克宜川。从1947年3月到8月底的5个月内,我西北人民解放军在陕北内线防御作战中,连战皆捷,共歼敌25000余人,缴获大批物资,大大提高了我军的士气和战斗力。因陈谢大军挺进豫西,危及潼关和西安,侵占定边之敌军在我西北野战军不断打击下,主力紧急南撤,兵力分散,人心恐慌,战斗力明显下降,这就为我军由内线反攻转入外线作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关键词: 渡黄河 司令员 黄龙山 二十七 西北野战军

内容

一是挺进黄龙攻克宜川。从1947年3月到8月底的5个月内,我西北人民解放军在陕北内线防御作战中,连战皆捷,共歼敌25000余人,缴获大批物资,大大提高了我军的士气和战斗力。因陈谢大军挺进豫西,危及潼关和西安,侵占定边之敌军在我西北野战军不断打击下,主力紧急南撤,兵力分散,人心恐慌,战斗力明显下降,这就为我军由内线反攻转入外线作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从9月份以来,我军主力沿咸榆公路,对南退之敌进行了顽强的追击和阻击,给敌以重大杀伤,迟滞了敌军南撤的行动。
  西北野战军彭德怀司令员根据当时的敌我形势,决定以一部主力部队发起了延安、清涧战役,拔除延安以北据点,歼灭分散之敌;另外,以二纵队和警一旅、三旅及由骑兵师组成的以王世泰为司令员的西北第四纵队,从9月25日起,向边区以南的白水、韩城、宜川地区发起了黄龙山战役,以粉碎敌人迅速抽兵东援的计划。
  9月底,九旅随二纵队从南泥湾地区出发,向南进军。以纵队部和九旅为左路,以四旅为右路,分别向边区外线的预定地挺进。
  四旅在南进途中,歼灭了旧县等地方的反动武装,拔除了沿路一些据点后,于10月2日进到土基镇附近。纵直、九旅沿途击溃了各地之地方反动武装,于10月3日进抵野狐村。然后用一天多时间,攻克了敌黄龙设治局驻地石堡和麦子梁等敌据点,全歼守敌。
  10月初,遵照野指指示,组成了二、四纵队的共同行动委员会,由王震、王世泰两司令员对该地区统一指挥作战,二、四两纵队会师于石堡东南地区。
  8日部队向韩城地区开进。9日夜分别向韩城外围据点发起进攻。敌大部被我歼灭后,城内之敌恐慌万状,我军趁机于10日晚向韩城城内发起总攻。11日夜,敌一个旅赶来增援,在我主力暂停攻城、全力打援时,韩城守敌乘机于12日夜突围逃跑。我分头追击,歼敌大部后,占领该城。缴获野炮6门和面粉、弹药等大批军用物资。
  行动委员会研究决定:以九团大部和骑兵师一个团守备韩城,以九团一个营守备石堡;以警三旅一个团到黄龙街、石头镇、冯原镇一带配合地方武装开展游击战争,而以两纵主力北上攻取宜川。
  宜川,东近黄河,北与陕甘宁边区接壤,工事坚固,物资充足,是敌人长期封锁我边区的重要战略要地。该城守敌系新九旅之二十七团、六十一旅之一八二团(欠一营)、九十师一个野炮连及附近三县地方反动武装共3000余人,统由敌中将许用修指挥。
  10月15日,我二、四两纵队主力向宜川开进,19日抵达宜川城郊。部队侦察敌情和地形,确定分工后,20日夜,九旅一部消灭了老虎山南端北坡疙瘩之敌,四旅一部利用夜间选好攻击道路,作好攻击七郎山阵地的准备。
  21日拂晓,我军以强烈炮火向七郎山主阵地猛轰,四旅十三、十四两团抓住时机也同时向敌猛烈开火,克服各种障碍,突入敌阵地,攻占了七郎山。这时,我九旅七团和警一旅三团等分别突破城垣,守敌狼狈逃窜,被我各部分头追击,全部被歼,宜川遂先解放。此役我军俘敌中将指挥官许用修、少将县长徐沛、新九旅二十七团上校团长彭友明等3300余人,缴获野炮4门及各种弹药百余吨。
  22日,胡宗南急调董钊率其整编一师九十师及二十七师之四十七旅,由延安等地驰援。23日我主动撤出宜川。四纵队转往固临地区,二纵奉令掩护缴获的弹药物资东渡黄河进行休整。原留韩城、石堡之九团也顺利北撒到临真镇后,经马头关东渡归建,11月初随同九旅主力抵达河津、稷山进行了一个月的补兵整训。
  12月中,原九旅抽调张仲瀚、曾涤等率部分营团干部及原九团一部到山东扩兵,组建成教导旅,也抵达晋南,改名独立六旅归还二纵建制,增强了纵队的战斗力。
  二是解放运城。运城是晋南战略要地之一,是胡、阎经营多年、长期固守的反动堡垒。我军在解放晋南诸县城时,曾两次围攻该城未克。守敌驻有胡宗南一二三旅之三六九团、四十八旅之一四四团、六十一旅之一八二团,另有阎匪的保安五团、十一团及数县的保警队等共有8000人。由敌三六九团团长覃春芳担任城防司令统一指挥。运城以北的安邑驻阎锡山的特务团及附近数县之保警队等共2500人。
  运城防御工事原为日寇构筑,后经蒋军加修,益显坚固。敌外围建有四六阵地,每一主要阵地都筑有高碉、低碉、伏地碉和暗碉等堡垒,各碉之间均有交通壕沟,碉堡外设有地雷、铁丝网、外壕等多种防御设施。城头筑有堡垒,城墙建有许多掩体射击点。城四角内都有炮台。
  为了消灭晋南三角地区残敌,军委决定,由我二纵队东渡黄河和王新亭司令员领导的太岳八纵队与晋绥独三旅,组成暂时独立兵团,由二位王司令员共同组织指挥部,向运城(含安邑)守敌发动第三次进攻。
  兵团战役方针是:先聚歼运城之敌,再歼安邑之敌。兵力部署是:以六旅主力包围安邑,以太岳军区地方部队守备茅津、太阳、风陵、吴王等黄河渡口,防陕北之敌渡河增援;二纵队、八纵队及独三旅等在晋冀豫兵团的支援下,围攻运城。4月17日,攻城部队到达城郊当晚,二纵队按照本纵任务,分工完成对运城的包围:以四旅扫清城西的四个碉堡,由西门攻城;以九旅夺取马家窑阵地及9号碉堡,由西南角登城;另以九团一部攻歼盐池庙之敌;以六旅一个团于城东进行牵制任务。
  20日下午,向城外各据点发起攻击。九团主力经一个半小时的激烈战斗,攻克城西南角马家窑主要阵地,其余部队的攻击,均未成功。23日七团一营攻克九号碉堡,四旅攻占一敌碉堡。24日晨,其余各碉堡均被我炮火摧垮。至此,除盐池庙外,二纵攻击点均被攻克。八纵及独三旅在此期间也扫除了他们负责的城北及城东北的登城障碍。
  24日进行攻城准备,25日7时开始攻城,我强大的炮火对城东头敌人和兵器进行了猛烈的压制、打击。但各路攻城部队受阻,均未奏效。
  27日黄昏再次对运城进行总攻。八纵二十三旅在老北门登城,沿大街向西发展。九旅七团随十四团也由西门登城。八、九两团大部由西南角登城。九团一部抢占盐池庙阵地后亦由南门登城。激战至28日拂晓,守敌除一部突围逃窜外,全部被歼。逃敌也被我独三旅和四旅大部追歼。3月3日运城解放。
  运城解放后,安邑之敌极度恐慌。我六旅奉命全力攻打安邑,在我军正要攻城之际,守敌于28日晚突围向北逃窜,我军追至稷山新绛之间时,在吕梁十八分区和太岳地方部队一部的配合下,共同消灭了逃敌。此役六旅共俘敌1000余人,运安战役遂告结束。
  从1948年1月16日至2月15日,我军开展了以诉苦和三查为主要内容的新式整军运动。运动分为:诉苦(诉旧社会和旧军队的苦)、三查(查阶级、查思想、查作风)和军事训练三个阶段进行。通过这一整军运动,大大提高了广大指战员的政治思想觉悟,整顿了组织纪律,加强了团结,提高了军事技术水平,为解放全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是参加宜(川)瓦(子街)战役。胡宗南在陕北连吃败仗后,被迫转入守势。我西北野战军通过整训,大大提高了斗志。野指决定我军再度围歼宜川之敌,诱敌增援而聚歼之。二纵于6月15日奉命从禹门口西渡黄河,执行新的任务。九旅于2月23日夜率先抢渡黄河,并占领滩头阵地,掩护纵队主力部队安全西渡。
  24日,野战军主力完成对宜川的包围,26日发现敌整编二十九军军长刘戡率部沿洛宜公路东援宜川。我军除留两个纵队主力各一部继续围攻宜川外,其它各部队均向瓦子街地区集结,设伏打援。28日,敌援兵已进至瓦子街片石一线。纵队率四、九旅冒雪分别进入砖庙梁、八十亩坪和东西罗汗庄一带,准备打援。29日拂晓,敌先头部队向东推进时,被我拦击部队阻于铁龙湾以西地区,全军各部分别按预定部署进入战斗。我纵左邻一纵部队,首先攻占瓦子街,切断了敌人后路,继而攻占瓦子街北山,与敌五十三旅在瓦子街南山激战。二纵指令四旅向枣怡丁家湾、南山之敌进攻。令九旅向瓦子街南山前进,配合一纵消灭五十三旅。当四旅进到指定地域时,我六旅部队已夺回一度被敌攻占的枣怡高地,正与敌对峙在该高地以北地域。纵指令九旅连夜向四旅方向转移,到高窑子以北高地投入战斗。
  3月1日9时,纵队决定以四、九旅向敌主攻,六旅为预备队随行。战斗打响后,二纵各旅和兄弟部队与守敌展开激战,先后攻占了敌各部重要阵地,敌防御体系已经瓦解,全野立即发动总攻。九旅向丁家湾,四旅向任家湾,六旅主力向枣湾方向,分别由南向北突击。九旅迅速打向敌背后之洛(川)宜(川)公路,以一部仰攻丁家湾北山,其主力向正面发展;四、六两旅迅速扫清公路南测的残余据点,分头追歼逃敌,配合兄弟纵队将敌压入沟内,聚歼于任家湾地区。
  我三、六纵队攻城部队,再次解放宜川县城,全歼守敌。宜、瓦战役胜利结束。
  宜、瓦战役,全军消灭敌军30000人,击毙敌整编二十九军军长刘戡、九十师中将师长严明、六十一旅旅长杨德修等多人,获得了西北解放战争中的空前大捷。二纵这次配合主力作战中,俘敌二十九军参谋处长吴正德及九十师参谋长曾文思以下7000余人。我军也有不少的伤亡。有些连队因伤亡减员只剩20多人。这一胜仗,从战略上有力地配合了中原战场我军的作战。宜、瓦战役后,野指决定我军主力集结宜川以南以西地区进行短期休整,并趁敌援军未到和敌后空虚、附近各城守敌慌恐之际,于3月10日到月底,先后沿途歼灭各地守敌,进占了石堡、白水、韩城,解放了宜君,并一度攻占了郃阳、澄城。此役消灭了大批胡军和杂牌部队,缴获了大批给养和武器弹药等军需物资。在此大好形势下,我军北线主力部队于4月22日收复了被敌占领了一年零一个月的革命圣地——延安。
  四是进行西府、陇东战役。宜、瓦战役大捷后,曾组织主力围洛(川)打援。因洛川守敌一个旅,又加地形特别险要,城池格外坚固,我军围攻月余,未能攻克。据此野指决定,除留一部继续围困洛川外,集中4个纵队的兵力,分为左中右三路,向胡敌防御较弱的后方西安以西的泾、渭河之间的西府地区进军,寻机歼敌。
  首战常宁镇歼敌青年军千余人。胡匪为阻我军西进,急调守备西安的美械装备的青年军二〇三师的一个团北上,于17日前赶到常宁镇,利用坚固的工事固守。我二纵为左路,率九旅于17日急过泾水,赶到该镇以西之左家、穆家、朱家嘴地区隐蔽集结。派人捕俘查明敌情和镇情后,配合兄弟部队攻击。18日10时战斗打响,敌拼命固守顽抗。七团对固守该镇西北角碉堡之敌,数次攻击未果,后绕到镇西北与敌几次拼杀,由西突入该镇;八团几次冲杀由镇东南突入;九团三营由镇南突入。当我各突击部队从多方向突入城内后,顽敌仍据守街头、巷口、院墙等进行顽抗。我采取分割包抄战术逐个夺取了敌顽抗之要点,歼灭了大部敌人。少数顽敌退入土寨子顽抗,最后我八团为主,在九团部队协助下,爆破寨门而入,全歼守敌。
  这次战斗,俘敌少将团长雷夏电以下1026名。毙伤敌600余名。这是二纵队向西府进军的第一胜仗,为左路军打开胜利进军的门户。此后,4月20日,九旅由常宁镇取道监军镇、店头镇向扶风进军,准备消灭扶风守敌。途中于21日拂晓前包围店头镇,经数小时战斗,全歼守敌,俘永寿县伪县长李卿琏及永寿惯匪吕积成以下百余人。
  五是黄龙山反击战。西府战役结束后,九旅奉令随纵队在澄、合以北地区以战备姿态进行整训,经过一个多月的补兵整训,积极投入了黄龙山反击战。7月底,蒋、胡匪军因中原和晋中战事吃紧,急调六十五、二十七、十三等三个师到豫陕边。敌整编一师、六师和二〇三师一部和新一旅、保一旅等轮番扫荡我关中分区;另以十七、三十七和三十六等师拟由郃阳、澄城地区北犯韩城等地,以壶梯山为依托封锁进犯黄龙山区,为此,野指决定进行壶梯山战斗。
  壶梯山,可以俯瞰附近群峰及冯原镇附近平原,又可扼制白宜公路交通,为敌防御地带中的制高点,亦系敌之主要防御支撑点,此地为敌三十六师二十八旅之八十二团驻守。敌以两个营分散守备各处工事;以一个营为预备队。我二纵队奉令攻克该地消灭敌人。8月6日,王震司令员亲率各旅团以上干部赴该处附近现地勘察,决定于8日以四、六、九旅,分别由东、西、北三面同时向敌发起攻击。各旅按预定部署和时间向敌逼进。九旅8日7时完成一切进攻准备,上午八时,各旅开始攻击。中午攻占山头村,守敌后退。八、九团分头攻击壶梯之山4、5号集团工事,与敌反复进行争夺战。下午6时,各旅部队相继攻入,守敌大部被歼,少数夺路南逃。三十六师主力怕歼,南逃王庄镇。
  二纵队主力于8月9日追击逃敌到王庄镇附近时,发现敌坚守该镇,我即发起围攻。纵队决定以六旅由北向该镇组织攻击;令九旅对敌两翼实施包围,断其后路,击其侧背,六旅在攻击中受挫。九旅顺利地完成了向敌侧击的任务。当九旅八团绕至王庄镇以南的家凹附近时,敌师长钟松见势不妙,只身先逃,副师长朱侠率师直仓促南逃,被我八团和兄弟部队在追击中当场击毙,并生俘敌参谋长,其师部也大部就歼。七、九两团也分别歼敌一二三旅一部。在此战斗中,八团表现突出,获纵队“攻坚有功,追歼第一”的奖旗。全旅的战斗行动也受到了纵队表扬。此战,九旅副参谋长王满跃同志光荣牺牲。
  敌军受重创后,由白水、澄城、郃阳地区全线南撤,黄龙山反击战即告结束。之后,我军休整,九旅在百良镇地区整训了一个多月。
  10月初开始了荔北战役。部队在取得巨大胜利的基础上,又进行补兵整训一个月,士气大增。接着对敌又发起了冬季攻势。

知识出处

三五九旅光辉战斗历程

《三五九旅光辉战斗历程》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2

作者根据个人当年所接触的范围,忆述三五九旅自1937年组建到1949年改编为步兵第五师进军新疆其间20多年的战斗历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