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列力汗·苏古尔巴也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阿勒泰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69589
颗粒名称: 达列力汗·苏古尔巴也夫
分类号: D261;D262;D231
页数: 2
页码: 1207-1208
摘要: 达列力汗·苏古尔巴也夫(1906~1949),男,哈萨克族,生于科布多办事大臣所辖的乌列盖(现属蒙古国)。
关键词: 可可托海 游击队 布尔根 盛世才 总指挥

内容

达列力汗·苏古尔巴也夫(1906~1949),男,哈萨克族,生于科布多办事大臣所辖的乌列盖(现属蒙古国)。
  达列力汗8岁入牧区学校读书,以学哈萨克文字为主,也学蒙(古)文和俄文。民国19年(1930)春,返回其祖父游牧地,同年被阿山当局委任为切如齐游牧部落台吉。民国28年(1939)9月,达列力汗和阿山区数十名知名人士奉召到迪化参加“三族会议”。会议期间盛世才突然命令参加“三族会议”者动员各自部落牧民交出猎枪、鸟枪等所有武器,随即又软禁了以沙里福汗为首的所有阿山代表。民国29年(1940)2月2日晚,可可托海设治局牧民揭竿而起,杀死了省政府派来的“清枪委员”,夺取了他们的武器,盛世才被迫释放阿山代表,达列力汗被任命为承化县副县长。民国30年(1941)4月,富蕴县(原可可托海设治局)牧民再次暴动。盛世才政府“邀请”行政长布哈提,以及达列力汗等到迪化开会,达列力汗识破了其阴谋,他只身经吉木乃边境到达苏联。其后,在苏联阿拉木图东方大学就读。
  民国32年(1943),达列力汗假道外蒙古回到阿山区布尔根河流域的牧民游击队根据地。他立即着手制定了游击队内线作战方略。到民国33年(1944)4月阿山80%的牧民迁入布尔根河一带。10月,他出任“临时政府”副主席兼游击队总指挥。此后,他在承化、福海、布尔津等地指挥牧民游击队作战10多次。并于民国34年(1945)9月6日,占领了阿山区。
  民国34年(1945)10月,达列力汗出任阿山行政区副专员兼阿山骑兵团团长。民国35年(1946)出任阿山区督察专员兼民族军北线总指挥。在此期间,他领导阿山区人民积极从事各项建设事业。民国37年(1948),他出任阿山区“新盟”领导人后,曾多次发表演说、文告,号召阿山人民做好准备,迎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949年8月初,达列力汗赴北平参加中国人民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8月27日乘苏联飞机途经苏联贝加尔地区上空时,因飞机失事与阿合买提江等一起遇难。现葬于阿勒泰市烈士陵园。

知识出处

阿勒泰地区志

《阿勒泰地区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4

《阿勒泰地区志》客观记述阿勒泰地区的自然环境、历史变迁、社会进步的概貌、物产资源和风土人情等内容,特别是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风貌和各项事业的新成就,是了解阿勒泰地区区情的一部资料书。记述时限,上限以事物开端为起点,追溯其渊源;下限截至1995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