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一次暴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阿勒泰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69152
颗粒名称: 一、第一次暴动
分类号: F426;T;F832
页数: 2
页码: 931-932
摘要: 民国28年(1939)9月,省府召开“全疆蒙、哈、柯族代表大会”,成立了省“清枪委员会”,扣代表为人质留在迪化,逼代表写信叫本部落组织收缴枪支,并逮捕未出席会议的头目。11月,省组成以督署参谋长周征绵为委员长的阿山区清枪视察委员会,于次月1日召开阿山区代表大会,指定成立清枪委员会,分东、西两路收枪。牧民枪支既是生产(打猎)工具,也是御兽的自卫武器。收枪引起牧民的不满和反抗。
关键词: 可可托海 北大山 克里木 喀拉通克 委员会

内容

民国28年(1939)9月,省府召开“全疆蒙、哈、柯族代表大会”,成立了省“清枪委员会”,扣代表为人质留在迪化,逼代表写信叫本部落组织收缴枪支,并逮捕未出席会议的头目。11月,省组成以督署参谋长周征绵为委员长的阿山区清枪视察委员会,于次月1日召开阿山区代表大会,指定成立清枪委员会,分东、西两路收枪。牧民枪支既是生产(打猎)工具,也是御兽的自卫武器。收枪引起牧民的不满和反抗。
  民国29年(1940)1月20日,以可可托海设治局局长徐尔麟为首的一行12人,到达萨尔铁热克安排收缴枪支事宜,留下警探克里木后离去。部落头目叶斯木汗·伊满拜发现克里木藏有密告他企图用武力解救阿山区宗教领袖、著名诗人阿合特·乌鲁木折的材料,以及逮捕他和其他人的名单,便将克里木扣押。2月1日夜,叶斯木汗等人将从杜热返回的徐尔麟等11人杀死。翌日凌晨,阿合铁克比(叶斯木汗族兄)在喀拉布勒根组织牧民暴动,并与叶斯木汗会合,尔后率众攻打可可托海。5日,暴动队伍攻入可可托海街区。在攻打警察局时受挫,退往青河境内,24日占领哈依尔洪。由于农牧民的迅速响应,暴动队伍,很快发展到2000余人。
  2月底,盛世才派省军1个团,同喀拉通克驻军联合进剿暴动队伍。3月底,暴动队伍同省军在萨尔托海、布尔根河、喀拉通克、库威河、阿合沙拉等地多次交战,暴动队伍领导人诺海拜(莫勒合部落副总管)、阿合铁克比等先后阵亡。5月1日,暴动队伍在喀拉通克与省军发生激战,战斗持续两天,暴动队伍逐渐不支,撤入可可托海东北大山和库威河一带,并派50余人至喀拉额尔齐斯河东岸,切断承化至可可托海的通道,另派出小分队四处袭扰省军。
  暴动队伍编为三支:一支以叶斯木汗为首,活动在可可托海东北大山中;一支以热斯汗为首,活动在青河东北大山一带;一支以苏来曼为首,活动在可可托海、库威河和阿合沙拉一带。8月,在青河活动的暴动队伍和牧民向北塔山方向迁徙,途经萨尔托海时与省军骑兵遭遇,双方展开激战。暴动队伍大败省军,缴获数十枝步枪和部分弹药。9月初,省军在装甲车和飞机的掩护下,阻击东进的叶斯木汗部和牧民,在布尔根河谷激战,省军伤亡200余人。叶斯木汗和牧民转移到哈依升苇草沟,省军又追至,双方激战。在山区作战中,暴动队伍利用有利地形夜间出击,连连获胜。进山省军大部被歼,残部逃出山区退到平原。暴动队伍和民众向北塔山方面转移中,与省军遭遇,激战数日,叶斯木汗所率队伍损失严重。
  省府在军事进剿失利后,提出同暴动队伍谈判。由于冬季渐近,暴动队伍又携家带眷,赶着牛羊,于作战不利,答应谈判。谈判中,省方答应暴动队伍提出的全部条件,暴动牧民遂放下武器。

知识出处

阿勒泰地区志

《阿勒泰地区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4

《阿勒泰地区志》客观记述阿勒泰地区的自然环境、历史变迁、社会进步的概貌、物产资源和风土人情等内容,特别是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风貌和各项事业的新成就,是了解阿勒泰地区区情的一部资料书。记述时限,上限以事物开端为起点,追溯其渊源;下限截至1995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