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现金投放与回笼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阿勒泰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68705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现金投放与回笼
分类号: F127;F832;F124
页数: 5
页码: 651-655
摘要: 1950年,人民银行只办理一些汇票业务。1951年,开始办理现金和转帐结算、存款、贷款、货币发行等银行经营业务。此期间未开展现金统计工作,货币投放仅从汇兑业务中反映。是年,净汇兑收入789.5万元,货币投放418万元。
关键词: 净收入 可可托海 货币投放 年均增长 吉木乃县

内容

1950年,人民银行只办理一些汇票业务。1951年,开始办理现金和转帐结算、存款、贷款、货币发行等银行经营业务。此期间未开展现金统计工作,货币投放仅从汇兑业务中反映。是年,净汇兑收入789.5万元,货币投放418万元。
  1953~1957年,共投放货币1749.8万元,年均投放349.96万元,1954~1957年,4年年均增速5.91%。全专区人均货币投放30.82元,其中阿勒泰县人均货币投放65.14元,富蕴县人均货币投放67.11元,哈巴河县人均货币投放7.83元,青河县人均货币投放3.26元,吉木乃县人均货币投放14.12元。期间,1954年和1956年两年货币投放分别较上年增加,其余年份较上年减少,1957年投放量较上年减少20.08%。货币投放的波动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1958~1962年,货币投放2270.9万元,为“一五”时期的1.3倍,年均454.18万元。全专区年人均投放25.14元,其中阿勒泰市人均投放50.59元,福海县人均投放10.31元,富蕴县人均投放24.85元,布尔津县人均投放2.13元,哈巴河县人均投放2.17元,青河县人均投放4.16元,吉木乃县人均投放3.88元,可可托海镇人均投放100.23元,北屯垦区人均投放5.84元。此期货币发行过猛,物资供应紧张。货币投放集中在1960年、1961年和1962年。这3年,共投放货币1596.6万元,而1961年和1962年两年,即投放货币1062.6万元,占全疆投放量的13.4%。5年中货币投放年均增长速度为4.3%,比“一五”期间降低1.61个百分点。货币投放增长较猛的是1960年,货币投放比1959年增长159万元,而当年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减少56.9万元。1961年货币投放比1960年增加87万元,而工农业总产值却减少0.39万元。货币投放集中在阿勒泰县、富蕴县和可可托海镇,阿勒泰县5年投放量占全专区的37.11%,富蕴县投放量占15.31%,可可托海镇为37.1%。1958年,吉木乃县有0.3万元的小额回笼,1960年,布尔津县有4.9万元回笼。5年现金总收入25547.3万元,年均收入5109.46万元,年均增长3.05%,现金总支出27818.2万元,年均支出5563.64万元。
  1963~1965年,专区工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较好,市场商品供应有所改善,货币投放稳中有降,3年投放976.4万元,年均325.47万元。全专区人均投放14.83元,其中阿勒泰县人均投放19.32元,福海县人均投放10.51元,哈巴河县人均投放5.40元,吉木乃县人均投放11.15元,青河县人均投放8.10元,可可托海镇人均投放152.98元,北屯垦区人均投放25.65元。从每年投放水平看,和“一五”时期基本持平,支出增长幅度趋于正常。由于农业连年丰收,农副产品收购资金逐年增长,同时工业生产发展,职工队伍壮大,工资支出增加。此期现金总收入17573.6万元,年均收入5857.87万元,其中商品销售收入8 691.8万元;储蓄存款收入548.6万元,汇兑净收入899.27万元。现金支出18550万元,年均支出6183.33万元。
  1966~1970年,共投放货币2651.6万元,年均投放530.32万元。1971~1975年投放5722.2万元,年均投放1144.44万元。全地区人均投放货币30.90元,其中阿勒泰县人均投放57.27元,福海县人均投放5.52元,富蕴县人均投放4.70元,哈巴河县人均投放20.54元,青河县人均投放15.22元,吉木乃县人均投放16.16元,可可托海镇人均投放98.56元,北屯垦区人均投放55.13元。1966~1975年现金收入71019.8万元,年均收入7101.98万元,10年年均增长4.28%;现金总支出79393.8万元,年均支出7939.38万元,年均递增5.06%。在现金收入中商品销售收入37435.1万元,占现金总收入的52.71%;储蓄回笼1162万元,占总收入1.64%。现金支出主要为工资支出,10年共支出41277.3万元,占支出总额的51.99%。
  1976~1980年,全地区共投放货币6459.8万元,年均投放1291.96万元,5年平均增长4.05%。该期汇兑净收入4571.3万元,为前23年总和6093.8万元的75.02%,汇兑收入的快速增长反映集市贸易、流通领域的活跃,使经济往来变为个体商贩采购商品的资金往来,逐步成为商品性货币回笼的主要渠道。
  1981~1985年,共投放货币16411.7万元,年均投放3282.34万元,5年年均增长24.18%。货币过量投放主要原因是改革全面推行,农牧业连续丰收,消费基金支出增长快。此期工资支出64125.7万元,年均增长11.23%,主要是“落实政策”,补发工资,发放知识分子补贴、奖金和1985年进行工资改革,发放肉食补贴等增加消费基金的支出。1981~1985年,城镇储蓄存款净收入与汇兑净收入增加,其中储蓄净收入6646.8万元,汇兑净收入8516.7万元。出现明显通货膨胀。主要是经济增长过热,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消费基金增长过快,市场物价上涨过猛。
  1986~1990年,投放货币18638万元,5年年均增长7.08%。1989年和1990年货币投放分别为4607万元和732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225.58%和58.98%。从1989年开始,投放货币超常增长。
  1991~1995年,共投放货币116291万元,年均投放23258.2万元,5年年均增长41.56%。

知识出处

阿勒泰地区志

《阿勒泰地区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4

《阿勒泰地区志》客观记述阿勒泰地区的自然环境、历史变迁、社会进步的概貌、物产资源和风土人情等内容,特别是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风貌和各项事业的新成就,是了解阿勒泰地区区情的一部资料书。记述时限,上限以事物开端为起点,追溯其渊源;下限截至1995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