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 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阿勒泰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68362
颗粒名称: 二、建 设
分类号: F426;D625;D92
页数: 1
页码: 429-429
摘要: 1984年9月,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与新疆自治区人民政府签订《关于合作开发喀拉通克铜镍矿的协议书》。1985年7月,北京有色冶金设计总院与新疆有色冶金设计院共同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方案对比,选择兴建矿山的方案。但后因委托金川公司加工的方案存在长途运输,而且与金川公司矿石品位不一致等问题,兴建矿山的方案被否定,最后选取采冶方案:在喀拉通克建冶炼厂。随后提交第一期工程采矿、冶炼的初步方案。
关键词: 有色冶金设计 新疆自治区 鼓风炉 喀拉通克 冶炼厂

内容

1984年9月,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与新疆自治区人民政府签订《关于合作开发喀拉通克铜镍矿的协议书》。1985年7月,北京有色冶金设计总院与新疆有色冶金设计院共同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方案对比,选择兴建矿山的方案。但后因委托金川公司加工的方案存在长途运输,而且与金川公司矿石品位不一致等问题,兴建矿山的方案被否定,最后选取采冶方案:在喀拉通克建冶炼厂。随后提交第一期工程采矿、冶炼的初步方案。
  1985年9月,铜镍矿一期工程建设开始。采矿实行探采结合,设计生产能力为日产矿石250吨。采矿方法采用竖井开拓,上向水平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法,自上向下顺序回采。其井筒开凿、巷道掘进、工业建筑和设备安装,由新疆有色金属安装工程公司承担完成。建有360米探采竖井和286米通风竖井各一口。地面建有填充站、空压机房、化验室、井口机电房、机修厂等配套设施。冶炼采用鼓风炉熔——转炉吹炼的生产工艺,建有10平方米敞开式鼓风炉一座,10吨转炉4座及备料、吸尘系统。1989年,冶炼厂基本建成,同年8月采矿工程也基本建成,同时生产辅助设施和生活设施也基本完善。1990年9月,顺利通过国家和新疆自治区有关单位检查验收。
  1988年10月1日,经上级批准正式建立县级建制的矿部,下属车间单位13个,有关科室13个。至1995年全矿有职工1367人,主要是建矿时招收的职工、社会劳动合同制职工、定向分配的大中专生。其中男性881人,占64.4%;女性486人,占35.6%;汉族812人,占59.4%;少数民族555人,占40.6%。

知识出处

阿勒泰地区志

《阿勒泰地区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4

《阿勒泰地区志》客观记述阿勒泰地区的自然环境、历史变迁、社会进步的概貌、物产资源和风土人情等内容,特别是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风貌和各项事业的新成就,是了解阿勒泰地区区情的一部资料书。记述时限,上限以事物开端为起点,追溯其渊源;下限截至1995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