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阿勒泰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67728
颗粒名称: 1984年
分类号: F426;D92;F127
页数: 2
页码: 48-49
摘要: 1月5~9日,阿勒泰地区召开政法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严打”工作,到1983年底,共收捕各类刑事犯罪分子580人,已逮捕判刑463人,其中死刑14人、死缓12人、无期徒刑14人。此后,全地区又分别于2月27日、5月29日及9月25日集中打击,共收捕三批人犯计249人。
关键词: 阿勒泰地区 可可托海 阿勒泰 喀拉通克 自治区

内容

1月5~9日,阿勒泰地区召开政法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严打”工作,到1983年底,共收捕各类刑事犯罪分子580人,已逮捕判刑463人,其中死刑14人、死缓12人、无期徒刑14人。此后,全地区又分别于2月27日、5月29日及9月25日集中打击,共收捕三批人犯计249人。
  2月21日,自1979年开始的全地区第二次土壤普查工作,经自治区、地、县三级检查验收,普查质量全部合格。该项工作于1983年底完成,其中县级土壤普查面积21万公顷(耕地12.3万公顷)。
  3月9日,阿勒泰地区党史资料征集和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立,主任由专员哈德斯兼任,下设办公室。
  3月,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大驻阿勒泰地区联络处成立。
  4月5日,阿勒泰地区文物考古工作者在阿尔泰山的乌图布拉克和多拉特岩画群中发现4幅珍贵的古代游牧民族车辆岩画,为研究我国古代北方游牧部族提供了资料。
  5月10日,截至是日,地区已连续3年分别超额9375克、12500克、38562.5克,完成自治区下达的黄金生产计划。其中,1983年阿勒泰县生产黄金31343.75克,完成年计划的334%。
  6月1~3日,阿勒泰县山区与城区暴雨成灾。6月1日夜零点,克兰河洪水量达410立方米/秒,冲毁沿河一批房屋和建筑物,城区军民进行了抗洪抢险。
  6月6~7日,阿勒泰地区接待安置青海省返回哈萨克族牧民104户、525人,国家拨款64.8万元,为其建设定居点。
  7月23日,阿勒泰地区成立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工作领导小组,专员哈德斯任组长。至10月中旬富蕴县吐尔洪等4个乡、年底阿勒泰县康布铁堡蒙古族乡先后举行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乡人民政府。
  8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方毅,在自治区副主席宋汉良陪同下,飞抵可可托海并视察喀拉通克铜镍矿。期间,方毅给可可托海矿务局题词“北疆明珠”,给第四地质大队题词“探宝”,并发表讲话,号召“大搞稀有金属矿业”。
  8月20~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一行,在自治区党委统战部部长钱树森陪同下来地区视察。期间,在康布铁堡蒙古族乡看望群众,进行佛事活动。
  8月23日,地区哈萨克文医学季刊《医学知识》正式创刊,面向全国发行。此外,地区在全国发行的哈萨克文刊物还有《阿勒泰春光》、《科学与技术》、《雏鹰》。
  10月14日,位于富蕴县的喀拉通克铜镍矿探采井破土动工,并举行开工典礼。经5年普查和初勘,发现以含铜镍为主的多金属矿床岩体。其中,查明的一号岩体的镍储量达大型矿床,居全国第三位,铜储量达中型矿床。
  10月23日,哈巴河县出土一件战国时代的铜豆(铜器,可盛食物)。该铜豆是由农十师云母一矿筑路队在哈巴河县东北127千米的铁热克提筑路时发现的,总重26千克。
  11月17日,国务院批准,设立阿勒泰市(县级),其行政区域与原县同。此后,阿勒泰地区下辖1市6县。

知识出处

阿勒泰地区志

《阿勒泰地区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4

《阿勒泰地区志》客观记述阿勒泰地区的自然环境、历史变迁、社会进步的概貌、物产资源和风土人情等内容,特别是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风貌和各项事业的新成就,是了解阿勒泰地区区情的一部资料书。记述时限,上限以事物开端为起点,追溯其渊源;下限截至1995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