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编 民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67426
颗粒名称: 第二十八编 民族
分类号: F416;F426;C55
页数: 22
页码: 563-584
摘要: 和布克赛尔县地处中国西北边陲,自古以来是我国北方民族的游牧地,自公元前二三世纪起,各部族间的相互战争和兼并、迁徙较为频繁。在境内繁衍生息的古代民族先后有匈奴、乌孙、鲜卑、柔然、高车、突厥等。宋嘉定十一年(1218),成吉思汗攻灭西辽,蒙古族进入和布克赛尔,为成吉思汗的三子窝阔台封地的一部分,称为“霍博”。
关键词: 总人口 和布克赛尔 蒙古族 成吉思汗 准噶尔部

内容

第二十八编 民族
  和布克赛尔县地处中国西北边陲,自古以来是我国北方民族的游牧地,自公元前二三世纪起,各部族间的相互战争和兼并、迁徙较为频繁。在境内繁衍生息的古代民族先后有匈奴、乌孙、鲜卑、柔然、高车、突厥等。宋嘉定十一年(1218),成吉思汗攻灭西辽,蒙古族进入和布克赛尔,为成吉思汗的三子窝阔台封地的一部分,称为“霍博”。
  明崇祯十二年至十六年(1639~1643),为蒙古族准噶尔部巴图尔浑台吉的王庭,有一些维吾尔族人口由南疆迁入务农。
  清乾隆年间(18世纪中叶),清政府平定准噶尔部,统一新疆。乾隆三十六年(1771),归国的土尔扈特一部进驻和布克赛尔,为亲王策伯克多尔济的封地。之后政局稳定,至民国期间,一些哈萨克、汉、维吾尔、锡伯、回、达斡尔、乌孜别克、俄罗斯、塔塔尔等民族迁入境内。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演变,县境逐步形成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多民族杂居之地。
  新中国成立后,为开发建设边疆,又有多种民族从外省区迁入境内,至1992年底,全县共有17个民族成分,11305户,46224人。其中蒙古族16036人,占全县人口的34.68%;汉族15667人,占总人口的33.89%;哈萨克族12634人,占总人口的27.23%;其他少数民族1887人,占总人口的4.08%。

知识出处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志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9

本志客观地记述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等各方面的历史与现状,实事求是地记载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各族人民战天斗地,改造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伟大业绩。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