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藏北凯歌》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66159
颗粒名称: 二十四
分类号: I267;G634;I247
页数: 13
页码: 297-309
摘要: 杨卫国带着旺堆、小刘,半夜出发,去找依希穹培。在天亮的时候,来到多尤玛草滩。那里住着几户人家,见杨卫国他们去了,虽然不象先遣连刚进驻藏北草原时那样畏惧,但心里还存在着一定的戒备。杨卫国他们上去先向牧民们问好,然后问:“夏保,你们知道依希穹培住在哪里吗?”
关键词: 解放军 干什么 指导员 金珠玛米 共产党

内容

杨卫国带着旺堆、小刘,半夜出发,去找依希穹培。在天亮的时候,来到多尤玛草滩。那里住着几户人家,见杨卫国他们去了,虽然不象先遣连刚进驻藏北草原时那样畏惧,但心里还存在着一定的戒备。杨卫国他们上去先向牧民们问好,然后问:“夏保,你们知道依希穹培住在哪里吗?”
  牧民们都摇了摇头,其中一个年青牧民说:“前几天就搬走了,不知道住在哪里。”
  杨卫国他们接连跑了几个地方都没找着。天快黑的时候,在一条沟口找到一户牧民,见了他们忙上前和他们握手。杨卫国认出来了,这人比武那天和他握过手,是最后一个离开比武场的。杨卫国心里很高兴,问:“夏保,你见过依希穹培吗?”
  “昨天就搬到羌成沟去了。”牧民回答。紧接着他惊奇地问:“你们找他干什么?班公带着两个狗腿子也在找他。”
  杨卫国听了,心里产生疑问:“班公带着两个狗腿子找依希穹培干什么?这里面一定有问题。”他和牧民说了几句话,立即握手告别,马不停蹄地向羌成沟跑去。半夜的时候赶到那里,可是沟里没有住户。
  他们已经跑了一天一夜了,人困马乏,天又寒冷,杨卫国说:“我们休息一会,烧点水,吃些干粮,给马喂些料,天亮再走。”
  几个人一齐动手,摸黑拾了些草根、牛粪,生起一堆篝火,围着火烤饼、烧水吃干粮。小刘问:“指导员,你说班公带着狗腿子找依希穹培干什么?”
  杨卫国沉思地说:“是呀,这个问题我们都应该很好想一想。”
  “我看这里面一定有鬼。”小刘说,“我们一定要很快找到依希穹培。”
  旺堆说:“我们到顿角小沟去看看,那是个冬窝子,我去过那里。”
  寒夜的篝火,使人感到多么温暖可亲啊!可是他们并不依恋,天刚亮就出发了。藏北的早晨,寒气逼人,刺人骨髓。为了让身子暖和一些,他们拉着马步行。天大亮了,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同志们迎着朝霞,越过草滩,穿过深沟,一程一程地走着。直到太阳偏西的时候,他们踏上一个山头,发现前面小沟里有几顶帐篷。旺堆说:“指导员,这就是顿角小沟。”
  大家停住脚,望见左面山洼里一顶矮小的帐篷前面正聚集着好些人,几个背枪的在那里挥舞着手臂,似乎发生了什么事情。小刘说:“指导员,你看,那个背手枪的好象是班公,他们又在这里干什么坏事了。”
  旺堆气愤地说:“恶狼出窝,准没好事。”
  杨卫国把手一摆,说:“快走,看看去。”
  帐篷门口那个背手枪的正是班公。他遵照才旦的旨意,带着两个狗腿子,骑马跑了一天多,接连找了好几个地方,在这里找到了依希穹培。他又冻又饿,全身发抖,一到帐篷门口就怒骂起来:“该死的东西,老爷找你一天了,原来搬到这里来了。”
  依希穹培听到叫骂声跑出帐篷,见班公带着狗腿子突然来了,而且大发脾气,不知又要有什么大祸临头。不安地问:“管家有事吗?”
  “共军到你这里来过了吗?”班公厉声问他。
  “没有。”
  班公听说没来,心里松了一口气:“共军没来,这就好。”他说:“共产党汉人,来到我们藏北草原,触怒了神灵,灾难已经降临到他们头上,不少人病了,你知道吗?”
  依希穹培没回声。班公接着说:“听说你知道一种草,能驱逐邪魔,治好共军的病,是吗?”
  依希穹培仍然不出声。班公恼怒了,又叫骂起来:“畜牲,你哑了?告诉你,不准把那种草告诉共军!也不准你告诉任何人!要是共军知道了,我就割掉你的舌头,用牛拖死你。”
  依希穹培面带怒色,可还是不出声。一个穷百姓也敢在他面前流露出不满情绪,班公暴跳起来举鞭要打。但马上又想到才旦给他交代的任务,决定把他赶到索南的草滩上以后再和他算账。于是放下举鞭的手,说:“快拆帐篷,跟我一起走!”
  依希穹培怒视着班公问:“往哪里搬?”
  “老爷的草滩。”
  “我孩子病了,不能搬。”
  “共产党汉人来了,给我们藏家带来了灾难。老爷的草滩上有佛爷保佑,快搬到老爷的草滩上去,你孩子的病马上就会好。”
  “孩子的病很重,再一搬动就不能活命了。管家,宽限两天吧!”依希穹培仍然没有搬家的意思。
  班公见依希穹培执意不搬,转身对后面的两个狗腿子说:“给我把帐篷拆了!”
  两个狗腿子跑过去拆帐篷,依希穹培拦住不让,双方争闹起来。吵闹声吓哭了帐篷里得病的孩子,也引来了附近帐篷里的牧民。依希穹培的妻子拉曲,抱着哭泣的孩子跑出帐篷,哀求道:“管家老爷,宽限两天,等我的孩子好了再搬吧!”
  “不行。”班公又向狗腿子喊道:“快拆帐篷!”
  两个狗腿子动手去拔帐篷橛子。依希穹培再也控制不住心中的怒火,上去一推,把一个狗腿子推了个仰面朝天。另一个狗腿子咬牙切齿地骂道:“妈拉毒,想造反!”举起枪托打来。
  依希穹培一闪,躲开了枪托,一拳把这个狗腿子打翻在地,哎哟,哎哟直叫唤,爬不起来。
  班公气得全身哆嗦。这时孩子哭得更加厉害了。他兽性发作,上前两步,猛一下从拉曲怀里夺过孩子,举起来用力扔到地下。孩子惊叫两声,不再出声了。依希穹培和拉曲心似刀绞,连声叫道:“玉真!玉真!”扑过去抱住了孩子。牧民们也都围了上去。
  班公哼哼两声,咬住牙说:“我看你们还搬不搬!”
  依希穹培气极了,慢慢站起身来,右手握住腰上的刀把,怒视着班公,一步一步向他逼近。拉曲抱住孩子,跟在丈夫后面,两眼射出愤怒的火花。牧民们被激怒了,也跟在他们后面,向前移动。
  班公害怕了,他倒退几步,向狗腿子喊叫道:“快给我打,给我打!”
  两个狗腿子挥枪要打,突然发现山头上急步走来几个人,慌忙向班公报告:
  “管家,不好,共军来了。”
  班公扭头一看,果见几个人从山头上拉着马急步走来,心里一惊:“怎么又遇上了他们。”他想逃走,忙向牧民们喊道:“都给我滚回去,不准和共军接近!谁要是违犯了老爷的三条禁令,我就剥他的皮。依希穹培,宽限你两天,不搬来可得小心你的狗头!”说完,跳上马,带着狗腿子,一溜烟跑掉了。
  杨卫国走到帐篷门口,牧民们都惊惶地散去,躲进了自己的帐篷。拉曲抱着孩子也进了帐篷。可是依希穹培却站在帐篷门口,怒视着逃走的班公的背影,直到杨卫国走近他身边,才转过脸来,注视着他们。
  刚才班公扔孩子,狗腿子们用枪托打人的情景杨卫国他们都看见了,而且听到了孩子的惨叫声。旺堆、小刘见这些反动家伙的残暴罪行,气得直咬牙;杨卫国也怒火满胸。几个人都为孩子的命运担忧。杨卫国想,班公为什么对孩子会这样?站在帐篷门口的汉子是不是依希穹培呢?班公来这里是不是跟我们寻找草药有关?不管怎样,先看看孩子再说。他急步上前说:
  “夏保,你的孩子怎样了?让我们看看吧!”说着就要进帐篷,可是依希穹培挡住不让进。
  旺堆急着说:“让我们看看孩子还有救没有,我们有门巴,可以给孩子治治。”
  小刘看依希穹培仍然挡着门不让进,大声说:“快,不要再耽误时间了,救孩子要紧呀!”
  依希穹培似乎没听进去一句,仍然挡在帐篷门口,可他心里活动开了:这些人来干什么?是不是来问我草药的事?反正不能告诉这些汉人。他们带来了灾难,现在灾难都降临到我孩子身上了。想到这里他怨恨地说:
  “你们进驻我们藏北草原,给我孩子带来了灾难。你们走!我的孩子不需要你们管。”
  杨卫国心里明白了,他这是受了班公的骗,相信了反动宣传。耐心地说:“夏保,这话一定是从班公嘴里说出来的,你不要听信他们的谣言。解放军到藏北来是解放穷苦人民的,和穷苦人民是一家人……”
  杨卫国正说着,拉曲抱着孩子突然从帐篷里跑出来,哭喊着说:“依希穹培,快想法救救孩子吧!”
  依希穹培忙转过身,用双手摇了摇妻子怀里的孩子,喊着:“玉真!玉真!”
  杨卫国、旺堆、小刘一齐围了上去。只见孩子脸色苍白,嘴角流血,全身抽搐着,已是奄奄一息了。杨卫国看见孩子生命垂危,必须立即抢救,可是医生没来,怎么办?他思索一下,说:“依希穹培,我们驻地有医生,快把孩子抱到我们那里去让医生抢救!”
  旺堆着急地说:“快,我们有马,你骑上。”
  依希穹培心急如火,他既恨班公心肠毒狠,把孩子摔成这样;又恨解放军给他孩子带来了灾难。他突然转过身来,怒视着杨卫国说:“快走!快走!再不走,我就对不起你们了。”他伸手握住了刀把,但是没动。他觉得这些汉人和班公不一样,他们对人和气,并没害人之心。
  杨卫国想,看情况一时难以把他说通,班公究竟在这里进行了一些什么反动宣传,依希穹培思想上有些啥波动都不摸底。我们老在这里不走,不但解除不了他的思想顾虑,反而会增加他的反感。时间紧迫,不如立即赶回去,派医生来,只要救活了孩子,情况总会慢慢弄清的。他说:“依希穹培,你等着,我们马上派医生来。”
  杨卫国带着旺堆、小刘,骑上快马向驻地奔去。拉曲哭着对丈夫说:“依希穹培,这可怎么办呀!”
  依希穹培说:“你照顾孩子,我请喇嘛去。”
  杨卫国他们走到驻地前的草滩已是半夜,碰见江珠老人正往先遣连驻地走。他脚上的伤口已经好利索了,走得还很快。杨卫国他们下马跑到他跟前。他连忙说:“指导员,这两天索南把有长刀的牧民也都征集来了,还到处造谣说金珠玛米进驻藏北草原,给藏家带来了灾难……”老人一口气说了许多情况。他觉得这些情况很重要,就连夜跑来报告。
  到了驻地,杨卫国立即叫来李成,向他交代任务:“你立即和旺堆骑马赶到顿角小沟,一定要设法救活依希穹培的孩子。”接着把情况对他作了详细交代。江珠老人在旁边听了,提出要求:“指导员,我和他们一起去吧。依希穹培我熟悉。”
  杨卫国心里很高兴,有江珠老人一起去,再好不过了。他站起身激动地说:“大叔,谢谢你。”
  李成和江珠老人、旺堆三人骑马走了半夜,第二天上午来到依希穹培的帐篷门口。李成急于给小孩看病,跳下马就往帐篷里跑,一探头,见一个喇嘛正盘腿坐在那里,两手合十,微闭双眼,装神弄鬼地吱吱唔唔念经。喇嘛的旁边,一个中年妇女神魂不定地跪在那里,看着一个大约五、六岁的昏迷不醒的孩子。李成赶快把头缩了回来,对旺堆说:“你看怎么办,喇嘛正在念经哩。”
  旺堆对江珠老人说:“爷爷,你快去对拉曲说一声,让解放军的门巴①给他孩子看看病,看她愿不愿意。”
  “嗯,你们在外面等着,我先进去看看。”江珠老人说着,一弯腰走了进去。
  那个喇嘛正念经,见一个解放军探头看了一下,现在江珠老人又闯了进来,立即不念了,嘴里咕哝着:“汉人进藏,灾难来临;外人闯入,冲动神灵,没救了没救了。”说着站起身来,走出了帐篷。
  拉曲哇的一声哭了,双手将孩子紧紧抱在怀里。
  江珠老人走过去说:“拉曲,金珠玛米的门巴来了,让他快给孩子看看病吧!”
  拉曲没有说话,嘴里低声念叨着刚才喇嘛说的那几句话:“汉人进藏,灾难来临;外人闯入,冲动神灵,没救了没救了。”放声嚎啕大哭起来。
  李成在外面听到哭声,再也耐不住了,左手一撩帐篷门帘,弯腰走了进去。
  拉曲一见李成,猛然站起身来,向李成冲来,嘴里叫喊道:“你们触怒了神鬼,勾走了我孩子的魂灵。你们要还我孩子!还我孩子!”
  江珠老人一把把她拉住,见拉曲用这种态度对待金珠玛米的门巴,心里着实生气。他说:“拉曲,金珠玛米的门巴是来给你孩子看病的,你怎么这样对待门巴!”
  拉曲不再往前冲了,但两只眼仍怒视着李成。
  李成着急地说:“快把孩子给我看看吧,救孩子要紧!”
  拉曲把孩子抱得更紧了,不让李成看,仍然怒视着他。说:“你走!你走!”
  江珠老人也急了,大声说:“金珠玛米的门巴能治好我脚上的伤,看好顿珠的病,也一定能救活你的孩子。你快把孩子给金珠玛米的门巴看看!”江珠老人连说带拉,把拉曲按着坐下。
  拉曲不开口,仍然紧紧抱住孩子,但脸上的怒气渐渐消下去了。李成急忙走到孩子身边蹲下检查,拉曲也没有再拒绝。孩子是急性肺炎,被班公摔了一下,加重了病情,已经烧到三十九度。李成让旺堆把孩子的病情向拉曲说清楚,叫她把孩子放下躺着,好给孩子打针。江珠老人和旺堆两个好说歹说劝说半天,总算说通了。当拉曲一见李成拿那么长的针要往孩子身上扎的时候,她突然又发怒了,一把推开了李成的手,说:“你走!你走!”
  李成看出了拉曲的顾虑,他把衣袖卷起来,在自己胳臂上连续扎了几针,向她解释:“你看,不痛,一点也不要紧。”
  拉曲相信了,没再阻止。李成打完针,给孩子服了药。
  旺堆见帐篷里没生火,很冷,跑去拾来一些牛粪把火生上,又提来水烧上。
  李成一直守护在孩子身旁,到下午,孩子病情好转了,睁开了眼睛,先看着陌生的李成,又把眼睛转向了拉曲,叫了两声:“阿妈!阿妈!”
  拉曲惊喜交集,睁大双眼,喊了两声:“玉真!玉真!”伸手要抱,李成忙用手阻止:“不要动,让他安静地休息。”
  拉曲听从了。她看看李成,又看看旺堆,然后转向江珠老人,江珠老人高兴地说:“拉曲,我说金珠玛米的门巴能救活你的孩子,不错吧!共产党毛主席派来的金珠玛米事事都向着我们,专为我们做好事,他们的心比天上的星星还亮,我们的心可也要向着金珠玛米啊!领主头人到处欺压我们,他们的心比乌鸦还黑,和我们不是一条心。”
  拉曲心潮起伏:班公带着人如狼似虎,到处欺压百姓,把她病重的孩子扔到地上,几乎咽气;金珠玛米待他们象亲人,对他们的粗暴无礼的态度一点也不计较,还派他们的门巴把她快死的孩子救活,他们的心真是比天上的星星还亮啊!……想着想着,两颗激动的泪珠从她脸上滚落下来。她猛然站起身来,跑出帐篷,一口气把周围几家牧民的帐篷跑了个遍,逢人便说:“快去看看,我的孩子被共产党派来的金珠玛米门巴救活了。”
  牧民们络绎不绝地跑来看孩子。旺堆、李成借这个机会对牧民们进行了宣传教育,揭穿了反动派的造谣破坏。牧民们一个个怀着对共产党派来的金珠玛米的无限崇敬、无比感激的心情,欢天喜地地走了回去。
  拉曲忙着打酥油茶,双手恭恭敬敬地给李成端来一碗,李成含笑双手接了过来。拉曲站在旁边看着李成,想着上午她对门巴发脾气的那种粗暴态度,猛一下笑出声来。她转过笑脸,对江珠老人说:“江珠爸啦,你对金珠玛米的门巴说说,我是个火爆性子,请他不要生气。”
  “金珠玛米是我们自己的队伍,不会生气,你放心!”江珠老人说着也笑了。
  “喇嘛骗人,说我的孩子‘没救了没救了’,可是我的孩子被金珠玛米救活了。”拉曲笑得更响了,这是她发自肺腑的对金珠玛米的赞颂和爱戴。
  这时旺堆又想起了昨天的事情,问:“拉曲,昨天班公来干啥?”
  拉曲把昨天班公来的前后经过说了一遍。
  旺堆气愤地说:“班公说的那些全是鬼话,他们想挑拨军民关系,不让老百姓和我们接近。”
  拉曲说:“嗯,是些鬼话,他们的心永远是黑的。”
  李成始终惦记着草药的事,问:“拉曲,听说依希穹培知道有一种草药能治浮肿病,是吗?”
  拉曲爽快地回答:“知道。”
  旺堆问:“依希穹培那里去了,他能告诉我们吗?”
  拉曲说:“请喇嘛念经要给钱,他求人借钱去了。等他回来会告诉你们的。”
  天黑时,依希穹培回来了,一进帐篷,见两个解放军坐在帐篷里和拉曲说话,感到惊讶。拉曲不等他开口,就站起身笑着说:“金珠玛米派来的门巴救活了我们的孩子,快看看吧!”
  这时孩子微弱地叫了一声“阿爸!”依希穹培急步走到孩子身边,见孩子睁着大眼,安静地躺在那里,病好多了。他嘴里不由自主地说着:“金珠玛米派来的门巴救活了我们的孩子。”
  “是呀,你看,金珠玛米的门巴还守在这里哩。”接着,拉曲把金珠玛米的门巴如何救了孩子,自己对金珠玛米起初是个什么态度,详详细细地说了个够。
  依希穹培心里很感激,他握住李成的手说:“土其其!土其其!”在谈话中,当李成问他哪种草药能治浮肿病时,他不出声了。拉曲说:“金珠玛米救了我们的孩子,是我们的恩人,你怎么不说话呀?快告诉他们吧!”
  依希穹培心里翻腾着。他想说,但班公说的那些话在他脑子里回响,使他不敢开口。
  江珠老人见依希穹培不说话,心里有些不高兴,便说:“依希穹培呀!金珠玛米处处为了我们穷苦人,现在他们需要那种草药治病,可是你知道却不告诉他们,你的心究竟向着谁呀?”
  依希穹培沉默着,仍然不说话。
  李成想,临来时指导员交代过,如果他不愿意告诉我们,不要强求。现在让他考虑考虑也好。便对江珠老人说:“江珠爸啦,让依希穹培想想再说也好。”
  李成和旺堆守护了孩子一夜,天亮后,见孩子的病已经脱险,就向依希穹培夫妻俩人告别,骑着马回驻地。临走时,李成对依希穹培说:“过两天我再来看看孩子。我们希望那时你能告诉我们那种能治浮肿病的草药。”
  江珠老人没有再去先遣连驻地,他要到附近几条沟的牧民群众中去,用琴声告诉牧民们,毛主席共产党派来的金珠玛米热爱穷苦牧民,抢救了依希穹培的孩子,给草原带来了欢乐与幸福。
  李成、旺堆和江珠老人走了以后,小帐篷里显得十分宁静,可是依希穹培的心却始终平静不下来。他望着被救了的孩子,想着这两天发生的事情。班公和狗腿子跑来对他凶神恶煞的神气,象群魔鬼;金珠玛米对他却是那样和气,向他讲道理。班公要摔死他的孩子;金珠玛米派来的门巴却拯救了他。想着想着,耳边响起了江珠老人的话:“金珠玛米处处为我们穷苦人……你的心究竟向着谁呀?”是啊,我的心究竟应该向着谁呢?他又想起李成临走时对他说的话:“过两天我再来看看孩子。我们希望那时你能告诉我们那种能治浮肿病的草药。”他们的心是那样真诚恳切,这样好的军队哪里有啊!可是我为什么不告诉他们呢?班公要我搬往索南的草滩,我究竟往哪里搬呢?他想来想去,最后拿定了主意。转身走到帐篷门口对正在挤奶的拉曲说:“你快收拾帐篷,准备搬家!”
  拉曲吃惊地望着他问:“住哪里搬?”
  “搬到金珠玛米的草滩上去!”
  拉曲心里高兴了,愉快地说:“那就快拆帐篷吧。”
  依希穹培坚定地说:“准备好了你先走。我现在去给金珠玛米找草药,随后就到。”说着迈开大步向大雪山方向走去。

附注

藏语译音:医生。

知识出处

藏北凯歌

《藏北凯歌》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79

这部小说,写的是一九五〇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的一支骑兵先遣连进军西藏北部,为我大部队从藏北进军、配合各路大军解放西藏开辟通路,侦察敌情而英勇战斗的故事。这支英雄连队在民族隔阂很深、社会情况复杂、不适应高原气候和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积极开展群众工作,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挫败了反动派的种种阴谋诡计,消灭了乌斯满残匪,终于在藏北站稳了脚跟。在统一祖国,驱逐帝国主义势力,解放西藏的斗争中,为人民立了大功。作者描写了连队指导员杨卫国、连长赵虎、战士小刘和藏族战士旺堆、郎久等英雄群像;描写了解放军战士英勇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藏族人民与解放军之间的鱼水深情。语言朴实,情节生动感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