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家华注目霍尔果斯口岸建设成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霍尔果斯的早晨》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62645
颗粒名称: 邹家华注目霍尔果斯口岸建设成就
分类号: F426;F832;F810
页数: 3
页码: 190-192
摘要: 1995年11月,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
关键词: 建设成就 光缆通讯 亚欧大陆桥 邹家华 霍尔果斯口岸

内容

1995年11月,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
  门前。上方,悬挂着“全国小城镇村庄建设成就展”红底白字大型横幅;地上,排了几行长长的看不到头的队伍,缓缓地向馆内移动。馆内大厅,明亮洁净,布满了全国小城镇和村庄建设成就图表和模型。参观者进来一批又一批。馆外,虽是冬季严寒,馆内却是温暖如春。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在建设部侯捷部长等人的陪同下与来自各地的络绎不绝的参观者一起来了。“霍尔果斯口岸建设成就展”醒目的大字吸引了邹家华,不由得在这里驻足观看。
  口岸偏僻,远离城市。1983年11月16日重新恢复开放。口岸从“一条土路几间房,兔跑狗叫真荒凉”,现在发展到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4.58平方公里,常年、暂住人口6500人,日流动人口万人左右。常驻口岸机关和事业单位45家,各类企业和办事处500家,个体工商业户、私营企业2000余家,外贸仓储(库)货场23家。已建成20.78公里城镇街道和环城路,35千伏22回路输变电工程;日供水6000立方米的水场及其配套设施,供排水服务面积已达4.58平方公里;开通伊犁至霍尔果斯口岸420路数字微波光缆通讯,程控电话5000门,同全伊犁地区电话联网,即将开通同欧亚14国光缆通讯;来自区内外、香港的218家单位、公司在口岸征用土地4.8平方公里,合同投资21亿元人民币,已开工128家,到位建设资金3.11亿元;已竣工楼房63幢,建成各类房屋总面积40余万平方米;检查、检疫、商住、仓储、运输、供排水、供电、通讯、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绿化等设施日益完善,并享受伊宁市边境合作区的有关政策。国内外到口岸考察、立项、投资开发、开展贸易的客商络绎不绝。
  霍尔果斯口岸位于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中端,同独立后的中亚5国开展贸易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存在着较强的贸易互补性。经霍尔果斯口岸转口同欧洲开展贸易具有路途短、费用低、周转时间快等有利条件。现已具备年入出境旅客300万人次、进出口货物200万吨的通关能力。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向西部倾斜的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北疆铁路精—伊—霍段的开通,霍尔果斯口岸作为亚欧大陆桥中的一个重要的“桥头堡”,将成为中国西北5省联合“走西口”和我国对中亚、欧洲贸易的一个重要“窗口”之一。
  霍尔果斯口岸的建设成就使人们发出由衷的赞叹。邹家华副总理对霍尔果斯近年的建设成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发表于《中国口岸》1998年第4期)

知识出处

霍尔果斯的早晨

《霍尔果斯的早晨》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0

本书是反映霍尔果斯口岸重新恢复开放后的报告文学集。包括“国门卫士”、“国门第一哨”、“国门一条街”、“西部北斗”等16篇。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