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哉,天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时光隧道:天山天池散文选》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62179
颗粒名称: 美哉,天池
分类号: I267;F426;I207
页数: 3
页码: 202-204
摘要: 天池像一颗明珠,镶嵌在东天山主峰博格达峰的山腰里。天池素有八景之说,上山时先过一个窄道,路边涧水湍急,两侧峭壁耸峙,如山门轰然开启一条缝隙,谓之“石门一线”。相传西王母在天池沐浴,派小玉龙看门,然小玉龙受不了诱惑,竟私自推开一条门缝偷窥,从此便有了这道风景。
关键词: 周穆王 火山湖 西王母 博格达峰 成吉思汗

内容

沙勒玛代
  天池像一颗明珠,镶嵌在东天山主峰博格达峰的山腰里。天池素有八景之说,上山时先过一个窄道,路边涧水湍急,两侧峭壁耸峙,如山门轰然开启一条缝隙,谓之“石门一线”。相传西王母在天池沐浴,派小玉龙看门,然小玉龙受不了诱惑,竟私自推开一条门缝偷窥,从此便有了这道风景。
  过“石门一线”,地势继续向上攀升。至景区停车场,只见人头攒动,犹如蜂拥,来此一游的人真是不少。坐索道车上升300米,再换乘电瓶车继续上攀,天池便毕显其中了。眼前碧水粼粼,四面青山环抱,蓝天翠谷,空气清朗。天池又称瑶池,传说是西王母沐浴之处,也是宴请周穆王的地方。如此看来,配在这青山环抱的碧水中洗澡的西王母,一定是冰肌玉骨风情万种,配被邀请赴宴的周穆王姬满,也一定是英俊潇洒风流倜傥。传说和神话一样,都是人类的梦想,反映出世世代代生活在天山的人们的美好愿望。这一则故事记载在《穆天子传》中,据说周穆王对西王母仰慕已久,坐八骏御辇出西域寻访,终于在博格达峰下与西王母见面。西王母盛情款待周穆王,两人互表爱慕,情深意笃。
  然而,西王母是谁?可能是当地氏族社会的一位首领。首领是女性,说明这个氏族还是母系社会。周穆王是谁?姓姬,名满,是周朝第五代天子。根据史书记载,自商朝时起,北和西北面的鬼方、严允等游牧部落就已经紧紧跟在周人后面,企图进入渭水流域;西周时,他们不顾周人抵抗,向东南推进,在周康王时大败鬼方。周穆王在位55年,是周朝之鼎盛期,西北边界也比较太平,这正是人民所期待的,于是便借西王母和周穆王的爱情故事寄托自己的愿望。
  花20元,坐上摩托艇,在天池中狂飙。驾驶员不断做出惊险动作,让小艇在湖面上划出疯狂的弧形,游客被“折腾”得前仰后合东倒西歪。天池湖面开阔,水深波平。不必担心礁石巨浪的危险。我坐在船尾,不时有水花溅起,为保护胸前的相机,没有顾得上头上的帽子。为感受飕飕凉风和扑面浪花带来的刺激,我在湖中被风吹落了帽子。好在时间不长,才五六分钟,否则真会让人受不住的。
  在天池北岸的冰碛堤坝上极目远眺,山峦层叠在碧水之上,峰谷深处博格达雪峰轻盈地跃出,银妆俏丽,圣洁无瑕,如天界之宫阙。这一景象被称为“南山望雪”。
  云杉是新疆最有特色的植被,常常长在背阳的山坡上,天池的云杉也一样。环顾四周,唯有西面山坡上的云杉长得最好。远远望去,就像是丝毯上的植绒堆绣,此景被称为“西山观松”。据说背阳山坡的水分蒸发较慢,土壤湿润土质松软,适应云杉生长。新疆的云杉形状如塔,故又名塔松,所以才有“观松”一说。
  天池东南西三面环山,北面是一道自然形成的堤坝。堤坝上绿草如茵,却只有一棵千年古榆独立池边,枝叶伸向水中,正好与博格达峰遥相呼应,颇为神奇。传说西王母设蟠桃会招待诸神,唯独忘了请天池的湖仙。湖仙恼羞成怒,变成恶龙在天池中兴风作浪。西王母拔下玉簪投进水中将恶龙降伏,玉簪就是这棵古榆树,成为天池一道奇特的风景,名曰“定海神针”。
  在中国,被称为天池的著名风景名胜有两处,一是吉林白头山天池,一是新疆的天山天池。前者为火山湖,后者为高山冰蚀冰碛堰塞湖。我无法科学解释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只能从字面上作些推测。火山湖可能是火山喷发熔岩后留下的环形山积水形成的,而冰碛湖的形成大概与冰川运动有关。
  下山走天池东路,沿途山道虽小,却是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两侧草坪或树林边有许多摄影点,可以穿上新疆少数民族的服装,骑马挎枪,留下自己英武的风采。长得像外国人模样的孩子穿梭在人流里,操着不带四声的汉语,向游客兜售乱七八糟的小玩意儿。路边的地摊上,摆放着雪莲等稀奇古怪的草药。我们走进一条浓荫密布的小道,身边一汪清澈的小潭,水波不惊,水平如镜,却有水声喧哗的空谷回响。正诧异着,眼前就见下山的石径,顺石径下山时,才恍然大悟。回头一看,只见潭水漫溢,飞流直下,犹如白练狂舞,素帛垂空,瀑声怦然,心惊魄动,一道彩虹隐隐显显,令人炫目。我猜想,这番景象是天池的又一胜景:“悬泉飞瀑”。
  到景点停车场还有一段山路,很希望能徒步下山,无奈大部分人不愿多走路,只能随大流乘坐缆车。当然,坐缆车下山也有好处。眼前景象开阔,鸟瞰山涧,就像是一只盛着珍宝的簸箕,山坡上的琉璃亭子像镏金的工艺品,婆娑而下的道路像银色的项圈。最诱人的是杉树林中的那汪静静的湖泊,这就是传说中西王母的脚盆“小天池”,碧绿碧绿的就像是一块从天宫中弃落的翡翠,怪不得它有一个十分好听的名称,叫做“龙潭碧玉”。
  另有“海峰晨曦”须在清晨日出时方能成景,“顶天三石”在天池西4公里处而未能成行。虽属遗憾,但也应满足了,因为我们已经领略了天池之美。天池之美,犹若仙境,令人流连忘返。若能在此小住几日,必将裨益身心。我来天池,也只图到此一游而已,年老体弱的成吉思汗为求长生之道,邀请全真教创始人邱处机来西域授法。经三天三夜促膝长谈,终于悟出“肉体泯灭,精神永存”的长生之道。站在冰碛堤坝上,面对青山绿水,远望缥缈中的博格达峰,想象着成吉思汗当年的岁月,此时的天池之美,哪里是用语言道得尽说得清呢!
  沙勒玛代(生平不详),蒙古族。

知识出处

时光隧道:天山天池散文选

《时光隧道:天山天池散文选》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8

本书系天山天池为核心视点的散文选,我们将以人文天池为起点,对大天山、大西域、乃至天山山脉两翼的整个中亚文化进行散射状的立体观照与解读。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我们期望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发现,尽早在现有的自然天池景观的基础上,再造一个精神的天池,一座亚洲大陆地理中心的历史文化丰碑。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