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真人西游记(节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时光隧道:天山天池散文选》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62048
颗粒名称: 长春真人西游记(节选)
分类号: I267;I207;G634
页数: 3
页码: 3-5
摘要: 渡河而南,前经小山,石杂五色。其旁草木不生,首尾七十里。复有二红山当路,又三十里,咸卤地中有一小沙井,因驻程挹水为食。旁有青草,多为养马践履。宣使与镇海议曰:此地最难行处,相公如何则可?公曰:此地我知之久矣。同往谘师,公曰:前至白骨甸地,皆黑石,约行二百余里,达沙陀北边,颇有水草。更涉大沙陀百余里,东西广袤,不知其几千里。及回纥城,方得水草。师曰:何谓白骨甸?公曰:古之战场,凡疲兵至此,十无一还,死地也。
关键词: 李志常 桃花石 成吉思汗 三十里 邱处机

内容

李志常
  渡河而南,前经小山,石杂五色。其旁草木不生,首尾七十里。复有二红山当路,又三十里,咸卤地中有一小沙井,因驻程挹水为食。旁有青草,多为养马践履。宣使与镇海议曰:此地最难行处,相公如何则可?公曰:此地我知之久矣。同往谘师,公曰:前至白骨甸地,皆黑石,约行二百余里,达沙陀北边,颇有水草。更涉大沙陀百余里,东西广袤,不知其几千里。及回纥城,方得水草。师曰:何谓白骨甸?公曰:古之战场,凡疲兵至此,十无一还,死地也。
  顷者,乃满大势亦败。于是,遇天晴昼行,人马往往困毙,唯暮起夜度,可过其半。明日向午,得水草矣。少憩俟晡时即行,当度沙岭百余,若舟行巨浪然。又明日辰巳间,得达彼城矣。夜行良便,但恐天气黯黑,魑魅魍魉为祟,我辈当涂血马首以厌之。师乃笑曰:邪精妖鬼,逢正人远避,书传所载,其孰不知?道人家何忧此事?日暮,遂行,牛乏,皆道弃之,驭以六马,自尔不复用牛矣。初在沙陀北,南望天际若银霞,问之左右,皆未详。师曰:多是阴山。翌日,过沙陀,遇樵者再问之,皆曰:然。于是,途中做诗云:
  高如云气白如沙,远望哪知是眼花?
  渐见山头堆玉屑,远观日脚射银霞。
  横空一字长千里,照地连城及万家。
  从古至今当不坏,吟诗写向直南夸。
  八月二十七日,抵阴山后,回纥郊迎。至小城北,酋长设蒲萄酒及名果、大饼、浑葱,裂波斯布人一尺,乃言曰:此阴山前三百里和州也。其地大热,蒲萄至伙。翌日,沿川西行,历二小城,皆有居人。时禾麦初熟,皆赖泉水浇灌,得有秋,少雨故也。西即鳖思马大城,王官士庶僧道教数百,具威仪远迎。僧皆赭衣,道士衣冠与中国特异。泊于城西蒲萄园之上阁,时回纥王部族劝蒲萄酒,供以异花杂果名香,且列侏儒伎乐,皆中州人。士庶日益敬,侍坐者有僧、道、儒,因问风俗。乃曰:此大唐时北庭端府,景龙二年,杨公何为大都护,有德政,诸夷心服,惠及后人,于今赖之。有龙兴、西寺二石刻在,功德焕然可观,寺有佛书一藏。唐之边城,往往尚存。其东数百里,有府曰西凉。其西三百余里,有县曰轮台。师问曰:更几程得至行在?皆曰:西南更行万余里即是。
  其夜风雨作,园外有大树,复出一篇示众云:
  夜宿阴山下,阴山夜寂寥。
  长空云黯黯,大树叶萧萧。
  万里途程远,三冬气候韶。
  全身都放下,一任断蓬飘。
  九月二日,西行。四日,宿轮台之东,迭屑头目来迎。南望阴山,三峰突兀倚天。因述诗赠书生李伯祥,生相人。诗云:
  三峰并起插云寒,四壁横陈绕涧盘。
  雪岭界天人不到,冰池耀日俗难观。
  岩深可避刀兵害,水众能滋稼穑干。
  名镇北方为第一,无人写向图画看。
  又历二城,重九日,至回纥昌八剌城。其王畏午儿与镇海有旧,率众部族及回纥僧皆远迎。既入,斋于台上,洎其夫人劝蒲萄酒,且献西瓜,其重及秤,甘瓜如枕许,其香味盖中国未有也。园蔬同中区,有僧来侍坐,使译者问:看何经典?僧云:剃度受戒,礼佛为师。盖此以东昔属唐,故西去无僧、道,回纥但礼西方耳。翌日,并阴山而西约十程。又度沙场,其沙细,遇风则流,状如惊涛,乍聚乍散,寸草不萌,车陷马滞,一昼夜方出,盖白骨甸大沙分流也。南际阴山之麓,踰沙,又五日,宿阴山北。诘朝,南行,长阪七八十里,抵暮乃宿。天甚寒,且无水。
  晨起,西南行约三十里,忽有大池,方圆几二百里,雪峰环之,倒映池中,师名之曰天池。沿池正南下,左右峰峦峭拔,松桦阴森,高逾百尺,自巅及麓,何啻万株!众流入峡,奔腾汹涌,曲折湾环,可六七十里。二太子扈从西征,始凿石理道,刊木为四十八桥,桥可并车。薄暮宿峡中,翌日方出,入东西大川,水草盈秀。天气似春,稍有桑、枣。次及一程,九月二十七日,至阿里马城,铺速满国王暨蒙古塔剌忽只领诸部人来迎,宿于西果园。土人呼果为阿里马,盖多果实,以是名其城。其地出帛,目曰秃鲁麻,俗所谓种羊毛织成者。时得七束为御寒衣,其毛类中国。柳花鲜洁细软,可为线为绳,为帛为绵。农者亦决渠灌田,土人唯以瓶取水,戴而归。及见中原汲器,喜曰:桃花石诸事皆巧。桃花石,谓汉人也。师自金山至此,以诗纪其行云:
  金山东畔阴山西,千岩万壑横深溪。
  溪边乱石当道卧,古今不许通轮蹄。
  前年军兴二太子,修道架桥彻溪水。
  今年吾道欲西行,车马喧阗复经此。
  银山铁壁千万重,争头竞角夸清雄。
  日出下观沧海近,月明上与天河通。
  参天松如笔管直,森森动有百余尺。
  万株相依郁苍苍,一鸟不鸣空寂寂。
  羊肠孟门压太行,比斯太略犹寻常。
  …………
  李志常(1193~1256)字浩然,号真常子,又号通玄大师,后掌全真道门。1219年冬,成吉思汗遣侍臣至莱州(今山东掖县)传旨,敦请中国北方道教全真派掌门人邱处机赴西域相见。1221年春,邱处机率领门徒十八人启程,过燕京(今北京)、宣德(今河北宣化),取道漠北西行,当年11月抵撒麻耳干(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次年4月于大雪山(今阿富汗兴都库什山)晋见成吉思汗;10月离撒麻耳干东还,1223年秋回到宣德。李志常为随行弟子之一,西行后,著有《长春真人西游记》一书。
  本文摘录了该书中邱处机过庭州北庭、阴山(博格达山)、昌八剌等地的一段记载。

知识出处

时光隧道:天山天池散文选

《时光隧道:天山天池散文选》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8

本书系天山天池为核心视点的散文选,我们将以人文天池为起点,对大天山、大西域、乃至天山山脉两翼的整个中亚文化进行散射状的立体观照与解读。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我们期望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发现,尽早在现有的自然天池景观的基础上,再造一个精神的天池,一座亚洲大陆地理中心的历史文化丰碑。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