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路上昆仑》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61034
颗粒名称: 人性的山
分类号: A841;D231;K825
页数: 3
页码: 257-259
摘要: 你是否知道人民币100元大钞背面的风景是井冈山的五指峰。在井冈山革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着朱德在《三国志·魏志·武帝记》一章中的眉批:“乱世有大志,无力者,均远僻,养力以待,后多成功。”朱毛联手于井冈山得天下,实因英雄所见略同。
关键词: 共产党人 集合起 毛泽东 大自然 井冈山

内容

你是否知道人民币100元大钞背面的风景是井冈山的五指峰。在井冈山革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着朱德在《三国志·魏志·武帝记》一章中的眉批:“乱世有大志,无力者,均远僻,养力以待,后多成功。”朱毛联手于井冈山得天下,实因英雄所见略同。
  70多年前,大革命失败后,这俩位巨人率领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队伍会师巍巍井冈。这不仅是队伍的会师,而且是思想的会师,是马克思的预言同毛泽东、朱德等共产党人的思想大会师。真理集合起希望与力量,集合起浩荡的队伍,苍山为之生机盎然。血在燃烧,种子生根发芽,山涧生长霞霓,江山掀起热焰,岁月如健牛俯首负重,不屈不挠地抒写着神圣与壮美。从此,那个太阳般清晰明亮辉煌的理想不断喂养革命队伍。“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一如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的精髓开出的鲜花。
  真理“会师”后,井冈山变得人性化了,水更灵光,山更豪气。塑造大自然的人性,以崭新的面貌示人。他改变了大山的容颜乃至中国的历史。世界为之惊愕!改革中华命运的是人之魂魄。红土地,血性的土地,一经注入滚烫的热血,青春之犁铧便在险处开辟坦途,于是足印叠满了艰辛,闪电划破长夜,惊雷送来春晖,失望被希翼取代,辉煌迎面而至。
  在井冈山上行走,满目绿翠欲滴,前头是不尽的远方。人在井冈山水画里充其量是一个微妙的元素,一个小小的点面,我感叹大自然的伟岸,自身的卑微。但当我用最艰辛的跋涉去触摸最革命的真谛,去读先烈鲜血染过伟大哲学熏蒸过的风景,我便从思想掌握了事物,豪情拔地而起,感悟顿生于心: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印更长的路。
  驻足胜利的山巅,渴望踩着胜利的足印,再次踏上没有退路的长旅,让生命重上井冈山,重走长征路,令开拓的步履响彻青铜之声,闪电般的思索如惊雷阵阵。
  但凡山,都能凝练人的精神。在血雨腥风的年代,在“石头”、“矮凳”都要过刀的白色恐怖里,革命的火种在共产党人手中传递,红旗在共产党人手中高举,革命者用超越生命之力抗拒了刀枪的杀戮,铁塔般屹立在东方。成功者都是在心力憔悴,脚力不继时再咬咬牙;在后悔用宝贵的年华去拼搏人生的高山时再跺跺脚;在畏难怯阵时再仰仰首……时光老去,信念永远年轻,思想使人崇高。用红五星更新人世的风景,啊!通往远方的山径悄然开放思想的花朵。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南部湘赣边界的罗宵山脉,是革命的山。军旗从这里升起,红军从这里出发,革命从此走向胜利。井冈山前委、湘赣边陲工农兵政府、红四军军部,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等的旧居,100多名伤病员浴血奋战的小井红军医院、黄洋界的炮声、八面山哨所的风云,如史诗永载革命史册;五潭十八瀑的潺潺流水,山头上的红杜鹃,毛竹杉树如雄兵百万,松柏尽显万木之王的风度,龙江书院樟木葱郁,毛泽东读报石旁的梨花开得洁白旺盛,充满诗意,启迪思想鼓涨意志。我屏息而立,凝视历史丰碑,默然聆听岁月尘封的天籁之音。先辈的思想和精神在耳鼓訇然作响,震慑着我的心灵。
  这就是充满人性的井冈山。
  这就是充满感召的井冈山。
  (原载《人民日报》、《中国公路》、《公路文学》)

知识出处

路上昆仑

《路上昆仑》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4

本书为报告文学和通讯作品集,反映武警交通部队艰苦奋斗造福于人的英雄事迹和不朽精神。

阅读